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百科 > 正文

淮南子讲述了怎样的道理

《淮南子》是一部西汉时期的哲学著作,由淮南王刘安著写。刘安是刘邦之孙,刘长之子,是当时出名的文学家以及古琴演奏家。刘安在《淮南子》中表明了自己对诸子百家精华的理解,道出了很多广大而光明的道理,例如刘安就有提到:“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其实这句话也说明了刘邦为什么能战胜项羽,并且建立汉朝,下面就来讲讲这句话的意义,还有背后的故事,看看刘安是如何总结出刘邦的取胜之道。

每个人都想要获得成功,不论是生活上的还是事业上的成功,这都是人生的追求目标。但是追梦的人络绎不绝,成功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成功的困难不在于成功本身,因为成功的本质只是一种目标的达成,而如果一个人依据自身的能力,制定出符合自己能力范畴的目标,那么只要通过一些努力,这样的成功就很容易做到。

但是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人并不仅仅满足于一些小的目标达成,在他们的眼中成功从来都是一种大的目标,是能够一夜暴富或者平步青云的。对于人们所想要的大成功,则是很多人能够遂愿的。

因为大的成功一定需要的就是大的能力,而古往今来,天赋异禀的人是极其少的,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方面自身的能力不能够支持大的梦想,但一方面又恳切的希望人生能够奋斗出一番伟业,那么这种矛盾的追求就要尽力去寻找其中可行的方法。

在西汉有一本关于人生哲学书籍,叫做《淮南子》,这本书中对人生的成功做了很多的探讨,关于如何成就大成功,《淮南子》用了这样一句话:“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

所谓的想要成就大的成功,那就应该去聚合众人的力量,这才是一个普通人所能够实现大目标的方法。一个人的单打独斗永远都有他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就是个人的能力,而只要能够聚合别人的能力,那么就可以做出一番大事业。

古代有很多人,出身不好,能力也不是多么的出众,但是他们就能够明白团结众人的重要性,最后获得了举世睹目的成绩。刘邦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出身在一个很穷苦的家庭中,父母都不是什么显赫的官员,家中也没有巨额的财富,在日常生活中,刘邦更是游手好闲,连一些名声都没有积累。

但是后来秦室暴虐,天下动荡,刘邦这个时候看出来是成就大事的时机。可是虽然机遇在眼前,要成就大事岂能是一个人能够有所作为的,要是仅凭刘邦个人的能力,那恐怕涿鹿中原只是痴人说梦罢了。但是刘邦别的不会,就是能够聚拢人心。

后来在和项羽的楚汉之争中,刘邦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朝。刘邦的胜利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一个异类,他出身社会下层,没有任何突出的优势,竟然到最后能够打败出身贵族的项羽,这样的成功不但是一个大成功,而且是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人生飞跃。

刘邦的成功不但让世人所诧然,而且他本人也觉得是非常不容易的。在刘邦生前,他不止一次的向周围人阐述过自己所遭遇的危机,也曾经大发感慨,说自己能够君临天下,其实也只是靠着一点,那就是会用人。

所谓的会用人,是相对于项羽来说的,作为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项羽不但家世显赫,而且武力横绝天下,就连名声也是人所尽知,这样的一个人物,并且主导推翻了秦朝的灭亡,可以说是要取得天下就如同探囊取物。

但是项羽却在一点上不如刘邦,那就是不会聚集人心。项羽本身的号召力是肯定大于刘邦的,但是投靠在项羽周边的人物,却不能够得到足够的尊重,就比如韩信这种不世出的将才,项羽却几次三番的无视他的存在,以至于最后韩信只能够为了人生的进取转投到刘邦的麾下,最后在楚汉相争中。

韩信起到了决定胜负的作用。刘邦曾说过:“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转运粮草,我不如萧何,领兵打仗,我不如韩信,但是之所以能够决胜天下,是因为我会运用这些人呀.”刘邦的这番话是肺腑之言,他人生的大成功,就是在聚合众人的方面比项羽做的要好。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想要成就大成功,第一步就是要把自己的姿态给放在很低的位置,要尽力去让比自己强的人来帮助自己取得成功的目标。不论是古往今来,我们可以从很多成功这的身边看到众多的辅助者。

也只有能够深切的明白“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才能够让人生的成就不仅仅停留到一个个小的目标实现上。学会成功后面的道理,并且能够运用这些道理来指导我们追求成功,这样才是我们所能够得到的人生经验,而这些经验也是极为宝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