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诸葛亮南征(诸葛亮南征是现在什么地方)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诸葛亮南征,以及诸葛亮南征是现在什么地方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诸葛亮为什么要南征?在当时有什么影响呢?

1、由于蜀汉新遭大败,兵力损失巨大,加之刘备刚刚去世,国内局面需要整顿,因此,诸葛亮没有立即采取平叛的军事行动,而是采取了招抚的措施。但是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

2、诸葛亮之所以要南征,一方面是因为南中出现了叛乱。由于诸葛亮为了北伐,他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可以用于战争的物资,全部充作军用。对于这些少数民族来说,这无异于是剥削与压榨了。

3、所以,诸葛亮南征,应该不乏拓展蜀汉政权生存空间的考虑。具体说,就是先以武力征服,再实施友好政策,恩威并施,慢慢地带动这里经济发展,扩大蜀汉政权的腾挪空间,以增强与曹魏政权抗衡的实力。

诸葛亮南征

年5月,诸葛亮大军渡过泸水,进入益州郡。在克服了气候、地形、运输等困难后,在味县(今云南曲靖)以北地区追上了孟获的部队,经过激战,击败了孟获的部队,生擒孟获。接着,诸葛亮大军南下到达味县地区与李恢的部队会师。

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采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作战方针,取得一系列成功。诸葛亮南征,又称南中平定战;是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平定叛乱而对南中蛮族发动的一场战争。

诸葛亮南征到滇池,也就是现在昆明往南一代。诸葛亮南征。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后,刘备自己也去世了,刘备去世前将蜀汉托付给诸葛亮。而这个时候南方雍闿听闻刘备去世,就有心谋反了。

诸葛亮南征、北伐分别是225年和228年。诸葛亮南征,又称南中平定战;是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平定叛乱而对南中蛮族发动的一场战争。蜀国大臣朱褒、雍闿、高定等叛变,南中豪强孟获参与其中。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平定南中。

诸葛亮南征的经过。蜀汉大臣联合孟获一起叛变,公元225年(蜀汉建兴三年)3月,诸葛亮大军讨伐。首先沿水路自成都快速到达僰道(今四川宜宾),而后以僰道为前进基地,开始分兵行动。225年秋,整个战役胜利结束。

诸葛亮南征主要是为了维护蜀汉政权的稳固,在当时产生的主要影响就是加强了蜀汉对偏远地区的控制。下面,就来简单的说一说诸葛亮南征的一些原因吧。

诸葛亮南征的经过

1、诸葛亮南征的经过。蜀汉大臣联合孟获一起叛变,公元225年(蜀汉建兴三年)3月,诸葛亮大军讨伐。首先沿水路自成都快速到达僰道(今四川宜宾),而后以僰道为前进基地,开始分兵行动。225年秋,整个战役胜利结束。

2、诸葛亮南征,又称南中平定战;是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平定叛乱而对南中蛮族发动的一场战争。蜀国大臣朱褒、雍闿、高定等叛变,南中豪强孟获参与其中。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平定南中。从此南中蛮族归心,不再叛乱。

3、具体过程就是诸葛亮南征,当时蜀国南部发生叛乱,然后诸葛亮带领军队前去平乱,七擒孟获。最终平定了蜀国南部。

4、这首诗高度赞颂了诸葛亮不避艰险,率大军征南之事。诗中所言:征蛮七纵即有名的七擒孟获的典故。提起诸葛亮南征,首先必须了解南中叛乱的由来。

建兴三年诸葛亮什么采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1、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春,诸葛亮决定南征平叛。他采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方针,降服了蛮族首领孟获,平定了南中地区,改善了民族关系。

2、诸葛亮采用马谡的建议,决定此次南征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孟获派三位元帅攻打永昌,不想尽皆失利。

3、用兵的道理,在于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希望丞相不要专用武力,采取安抚的办法,使他们心悦诚服,从而消除后患。马谡这一番话,甚合诸葛亮的心意,立即把它采纳,作为平南的根本策略。

4、此典出自《三国志·蜀书·马谡传》:“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三国时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人。他熟读兵书,喜欢议论军事,见解不凡,因而诸葛亮非常器重他。

5、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意思是:征服其内心使其心服口服是上策,攻击城池是下策。此句出自《襄阳耆旧记》,原文节选如下:建兴三年,亮征南中。谡送之数十里,亮语曰:“虽共谋之历年,今可更惠良规。

6、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丞相但服其心足矣。

诸葛亮南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诸葛亮南征是现在什么地方、诸葛亮南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