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 最著名的是《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圣”。
关汉卿善于驾驭语言,语言风格与题材互相配合,吸收民间文学的土语方言,以及古典诗词的鲜活字词,并加以提炼,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剧中人物的身份性格,又善于烘托渲染,充分表现元剧“本色”。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抗斗争。慨慷悲歌,乐观奋争,构成关汉卿剧作的基调。
关汉卿散曲写男女恋情的作品最多,对妇女心理的刻划细致入微,写离愁别恨则真切动人。关汉卿散曲风格豪放,曲词泼辣风趣;语言通俗而口,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了他的主题深刻、结构严谨、形象活泼鲜明、语言泼辣质朴的杂剧特色。他是我国戏剧史上作品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位作家。
出身医户
关汉卿出生于金末,医户家庭的出身,生活条件明显优越于一般百姓,才使得他能在教育远未普及的封建社会,尤其是在一个连年战事、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有幸接受了教育,而且教育程度相对也比较高。元统一全国以后,按照关汉卿行医世家的出身,被政府编入”医户“,实际上是一个接近群众的普通下层医人,编剧和演出活动只不过是兼职和谋生的手段。
北漂大都
元代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旅行家马可波罗描述了元大都的繁华景象,人口众多,华屋巨室列布,四方异域之人会聚,而且“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华美绝伦的城市 ,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蒙古灭金以后,为了谋生,关汉卿来到大都,并开始专事戏剧活动。关汉卿高才风流,在大都生活的日子里,进娱乐场所从事杂剧创作活动,甚至亲自粉墨登场。他主持玉京书会时,和曲家王和卿、杨显之、费君祥、梁进之等等有较密切的交往,常在一起商酌文辞,评改作品;他留恋于勾栏瓦肆,与一些著名艺人也相当熟悉,他可能与戏曲家王实甫有一定关系,据说两人共同完成了杂剧《西厢记》,【中吕.普天乐】《崔张十六事》散曲可以为证。
流寓江南
元代,除大都外,南方的杭州、苏州、广州、泉州、扬州、镇江等地商业也十分发达。南宋亡国以后,大批北方剧作家和表演者为了谋生,纷纷南下。关汉卿也南下扬州、杭州等地,继续从事他的艺术活动,而南方的富庶繁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杭州演出、游历后,曾以”普天下锦绣乡,寰海内风流地”之语盛赞杭州,描绘了这座城市的秀丽风光和繁华生活。扬州,中国古代风流才子,只要拉得上关系,总爱提上一提,关汉卿在这里见到了珠帘秀,并写下了《赠珠帘秀》:“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才子佳人故事上演。并与珠帘秀弟子赛帘秀、燕山秀,以及侯耍俏、黑狗头,还有尊王和卿为“伯父”的顺时秀等杂剧演员相识。
关汉卿是中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一位伟大的作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杂剧和散曲,成就卓越。他的剧作为元杂剧的繁荣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他在生时就是戏曲界的领袖人物,《录鬼簿》中贾仲明吊词说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姓名香四大神物”。从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明代何良俊的《四友斋丛说》到近代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都把他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著名的杂剧作家高文秀被称为“小汉卿”,杭州名作家沈和甫被称为“蛮子汉卿”,可见关汉卿在当时就已享有崇高的地位。
关汉卿一生创作了60多个杂剧,从民间传说、历史资料和元代现实生活里汲取了许多素材,真实地表现了元代人民反对封建阶级压迫与民族压迫的斗争。关汉卿从不写作神仙道化与隐居乐道的题材。他的严肃的创作态度与批判现实的战斗精神对后世有巨大影响。
关汉卿是一位杰出的戏剧艺术家,他的悲剧《窦娥冤》“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是中国古典悲剧的典范;他的喜剧轻松、风趣、幽默,是后代喜剧的楷模。他的杂剧无论在艺术构思、戏剧冲突、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许多方面,都为后世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艺术经验。他的许多杂剧经过改编一直在舞台上演出,为人民所喜爱,给人以强烈的美的享受。但是,元明清三代只有少数慧眼独具的评论家能正确评价关汉卿。有的人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上贬低他的影响,如朱权说“观其词语,乃可上可下之才”(《太和正音谱.古今群英乐府格势》);明代有的封建文人还肆意篡改他的作品,把《窦娥冤》改成一部“翁做高官婿状元,夫妻母子重相会”的庸俗喜剧《金锁记》,磨平原作反抗的棱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关汉卿的作品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早在一百多年前,他的《窦娥冤》等作品已被翻译介绍到欧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关汉卿的研究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出版了他的戏曲全集。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名为“世界文化名人”,北京隆重举行了关汉卿戏剧活动700年纪念大会。他的作品已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嘲谑
元曲作家王和卿生性诙谐,常常和关汉卿互相嘲谑,而关汉卿往往落下风。王和卿去世以后,鼻涕长流。关汉卿去吊唁他,旁人告诉他王和卿是坐化的。关汉卿问鼻涕是怎么回事;旁人委婉地说是玉筋。关汉卿不以为然地笑道:我说你们不知道吧,这是嗓。那时把六畜劳伤,鼻中流出的脓水叫做嗓;也把喜欢中伤刻薄他人叫做嗓。关汉卿在朋友死后还如此戏谑,略显刻薄地暗示王和卿的为人与病情,颇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似乎一切事情,包括生死,在他看来,都不再有庄严感,也少见悲戚。而这种放浪不羁,幽默洒脱,在他的剧作中更是常常表现。
绯闻
珠帘秀是艺名,她本姓朱,河南洛阳人,是当时最著名的杂剧女演员,所谓“杂剧当今独步”,艺术造诣极高,不仅花旦等女性角色都能扮,甚至还可以女扮男装。姿色虽说不是倾城倾国,甚至稍微有些驼背,但风姿绰约、能诗善曲、歌喉清婉,在大都不知有多少才子文人为之倾倒。比珠帘秀年长20岁的卢挚,曾写过一首《醉赠乐府珠帘秀》:“系行舟谁遣卿卿。爱林下风姿,云外歌声。宝髻堆云、冰弦散雨,总是才情。恰绿树南薰晚晴,险些儿羞煞啼莺。客散邮亭,楚调将成醉梦初醒。”在一次分别中,卢挚还写道:“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珠帘秀也作答:“山无数,烟万缕,憔悴煞玉堂人物。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恨不得随大江东去。”
关汉卿和珠帘秀的“绯闻”,也是因为一首赠曲。南宋灭亡以后,大批北方剧作家和表演者南下。珠帘秀到了扬州,巡回演出于江淮一带。关汉卿就是在那里和她相见。一个是砚田笔耕,佳作频出的戏曲巨匠;一个是技压群芳,独步当今的表演明星,自然会惺惺相惜。关汉卿专门写了一首散曲赠给珠帘秀,里面夸赞道:“碧玲珑掩映着湘妃面,没福怎能够相见。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但是,珠帘秀虽然与关汉卿等文人过从甚密,具体关系却不得而知。她年纪大了之后开山授徒,被尊称为“朱娘娘”。她的弟子赛帘秀和燕山秀都是很有名的女演员。有材料说,珠帘秀后来嫁给了一个风流道士,过得并不幸福。
棺泣
关汉卿高才博学而不得志,于是在《会真记》基础之上作《西厢》,以发泄对时世的愤懑不平,书稿未没有完成而去世。后棺中常有哭涕的声音。状元董君章前往凭吊,惊异这件事情,于是捡到遗稿,即《西厢记》十六出,说:‘‘棺材中有哭的声音,原来是此缘故,我将为您续写完,‘’于是就带走了,此后哭声也就平息了,董君章续写完后四出,始刊行于世,这听起来虽然有点无稽之谈,但伍仁村旁有高基住宅一所,相传为关汉卿故宅。……直到现在村中的大人小孩都似乎知道他的遗事。
国内评价
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元代
钟嗣成: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
熊梦祥: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是时文翰晦盲,不能独振,淹于辞章者久矣。
贾仲明:珠矶语唾自然溜,金玉词源即便有,玲珑肺腑天生就。风月情,武惯熟,姓名香四大神州,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
贯云石:关汉卿、庚吉甫造语妖娇,适如少女临杯,使人不忍对殊。
杨维祯:其于声文,缀于君臣、夫妇、仙释氏之典故,以警人视听,使痴儿女知有古今美恶成败之观(劝)惩,则出于关、庚氏传奇之变。
郝经:《青楼集.序》中评说关汉卿云:不屑仕进,乃嘲风弄月,留连光景。
陶宗仪:高才风流人也。
明代
朱权:关汉卿之词,如琼筵醉客。观其词语,乃可上可下之才。
刘揖:至元、金、辽之世,则变而为今乐府。其词擅场者,如关汉卿,庚吉甫、贯酸斋、马昂夫诸作,体虽异而宫商相宜,此可被于弦竹者也。
何良俊:关之词激厉而少蕴籍,白颇简淡,所欠者俊语,当以郑为第一。
孟称舜:汉卿曲如繁弦促调,风雨骤集,读之音觉韵冷冷,不离耳上,所以称为大家。
清代
凌廷堪:时人解道汉卿词,关、马新声竞一时。振鬣长鸣惊万马,雄才端合让东篱。
张汉:灵均之为声也,以骚;子云之为声也,以赋;少陵之为声也,以诗。……迨骚、赋、诗一变而为乐府,而关汉卿之流作焉。
吴梅:尝谓元人剧词,约分三类:喜豪放者学关卿,工研炼者宗实甫,尚轻俊者号东篱。
王国维:一无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为元人第一。
国外评价
《法国拉鲁斯大百科全书》:关汉卿为第一流的伟大戏剧大家。
《日本世界大百科事典》:关汉卿塑造人物的手法是创新的,独特的,尤其成功的是他对女性心理的描述。关汉卿的剧作通过演员表演技巧所展现出的人物性格,都十分具有活力,所以它们对于元代戏剧的兴盛发达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关汉卿是“创作了60多种戏剧作品的第一位有成就的著名戏剧大家”。
《苏联大百科全书》:戏剧在元代文学中占主导地位,著名戏剧家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代表着元代戏曲艺术发展的高峰。
越南《文学辞典》:关汉卿是中国元朝著名的戏剧家,大都人。
《窦娥冤》写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全剧四折一楔子。剧情是: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练、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
在《窦娥冤》中,县官是个小丑角色,好笑得很,糊涂得很,让人发谑。关汉卿在有关窦娥生死攸关的地方出现这样一个小丑人物,来决定窦娥的命运。县官一上场就自言贪爱钱财:“告状来的要金银。”当张驴儿等人跪时,他也跪,从衙役的话中得知,县官是向着来告状的张驴儿跪的,还说来告状的人是他的衣食父母。而后来窦娥申诉冤情,说的详详细细合情合理却不被理睬,而张驴儿言词张狂无甚道理却言听计从。由此看来,张驴儿应该在审讯之前已经行过贿。但为何关汉卿不将这一点直接写出来,而只露些蛛丝马迹,并且要那么搞笑地写来呢?这也许可以说真正展示了关汉卿的幽默本色。他让那些小丑式的表演在供人发谑之余,发挥它们独到的效果。作者将县官受贿妄判的可恨之事处理成可笑之事,在那些最可笑之处暴露事情的本来面目,让县官这种可恨人物变成弱智到成为被人取笑的笑料,从而更具有讽刺性与批判性。让浑话既展示了它的幽默本色,又与情节水乳交融,与主题暗流相和,这该是最成功的打浑方式。
所谓“无巧不成书”,给窦娥平反昭雪的清官是她的父亲,这就是一种为情节发展而设置的巧合。但似乎这种巧合恰到不是巧而是拙了,它把窦娥的形象冲淡了,把窦娥的精神罩了层影子:窦娥的亲生父亲能否做最公正的评判者?窦天章的出现,到底是一个主持公道者的身份?还是冤屈连及者的身份?作为窦娥的嫡亲亲人,谁能说他为窦娥说的好话是最能说服人的?他替窦娥平反,倒像是有替女儿复仇的嫌疑了。若设置一个局外人作为清官的身份出现,来重新审视这个案件,更能以冤案的揭露造成的旁人心灵的震撼来烘托窦娥的冤情,能让人对窦娥更加肃然起敬。但若转念一想,似乎作者有另一种考虑。作者让窦娥的案子放到她父亲的手中,来展示窦天章这一理想知识分子的形象。窦天章一听女儿端云就是药死公公的窦娥,就大声斥责窦娥,重申三从四德,并声称要将她更加严厉地处置,丝毫不顾及亲子之情。但当得知窦娥原是因遵守三从四德而受冤,于是为她平反昭雪,且为她超度升天。这样就有了史书里时常标榜的“赏罚不避亲”的意味:即使是自己的亲人,若犯罪当然责罚,若应受奖也该公正地给予奖励。从而看出第四折不是纯为替窦娥平反昭雪而设,却也是为了展示理想官吏的品格而设。
虽然窦娥发表过怨天骂地的过激言辞,但她骂归骂,骂了依旧遵扬封建社会的道德观念,变成了鬼也要维护自己不辱身份遵循道德的事实。作者写窦娥的对道德的恪守之余,再用窦天章写遵循道德,他们俩人的形象相叠,来加重一个主题:对遵奉封建道德的高洁志士的颂扬。由此可以推断出关汉卿有很强的道德观,他是一个将封建道德内化成自己的骨骼的人,却也叫人肃然起敬。
第一类
是揭露统治者残暴,反映社会矛盾的,如《窦娥冤》、《鲁斋郎》等;
第二类
是描写下层妇女的生活斗争,突出她们的机智勇敢,多带有喜剧意味,如《救风尘》、《金钱池》等;
第三类
是歌颂历史英雄的杂剧,以《单刀会》最为突出。
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关汉卿的作品更多地表现了下层人民的生活和命运,体现了作者鲜明的执着于现实的人生态度。
艺术性
鲜明的剧场性
他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以洗练的笔触交代戏剧情境与人物的关系,把观众的目光“聚焦”到主要的戏剧矛盾上。
戏剧语言
他所写的人物唱词,在抒情中蕴含着鲜明的动作性,切合特定的戏剧环境。
杂剧
关汉卿杂剧题材和形式都广泛而多样化,有悲剧,有喜剧,有壮烈的英雄,有恋爱故事,有家庭妇女问题,有官场公案。杂剧题材大多反映现实,生活面非常广阔,真实具体,揭示了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对不幸者寄多深厚同情,高度结合思想性与艺术性。
关汉卿杂剧剧本能根据主题而剪裁取舍,情节安排紧凑,布局引人入胜,主线清晰,节奏紧凑,不全采用大团圆结局的惯例。
关汉卿杂剧塑造的人物个性鲜明,有血有肉,如窦娥等人物形象均栩栩如生,成功地塑造各种典型人物。
关汉卿善于驾驭语言,语言风格与题材互相配合,吸收民间文学的土语方言,以及古典诗词的鲜活字词,并加以提炼,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剧中人物的身分性格,又善于烘托渲染,充分表现元剧“本色”。
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抗斗争。慨慷悲歌,乐观奋争,构成关汉卿剧作的基调。
散曲
关汉卿散曲写男女恋情的作品最多,对妇女心理的刻划细致入微,写离愁别恨则真切动人。关汉卿散曲风格豪放,曲词泼辣风趣;语言通俗而口语化,生动自然,很能表现曲的本色。他喜用白描手法,善于写景,所用比喻,形象生动。3
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极高的现实性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在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既有皇亲国戚、豪权势要葛彪、鲁斋郎的凶横残暴,“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血淋淋现实,又有童养媳窦娥、婢女燕燕的悲剧遭遇,反映生活面十分广阔;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抗斗争。慷慨悲歌,乐观奋争,构成关汉卿剧作的基调。在关汉卿的笔下,写得最为出色的是一些普通妇女形象,窦娥、妓女赵盼儿、杜蕊娘、少女王瑞兰、寡妇谭记儿、婢女燕燕等,各具性格特色。她们大多出身微贱,蒙受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凌辱和迫害。关汉卿描写了她们的悲惨遭遇,刻画了她们正直、善良、聪明、机智的性格,同时又赞美了她们强烈的反抗意志,歌颂了她们敢于向黑暗势力展开搏斗、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奏出了鼓舞人民斗争的主旋律。关汉卿是位伟大的戏曲家,后世称关汉卿为“曲圣”。1958年,被世界和平大会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在中外展开了关汉卿创作700周年纪念活动。同年6月28日晚,国内至少100种不同的戏剧形式,1500个职业剧团,同时上演关汉卿的剧本。他的剧作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外国人称他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经过七百多年历史的考验,关汉卿在中国戏剧史和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已被大家所公认。他的创作遗产已成为民族艺术的精英,人类文化的瑰宝,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故里遗迹
相传在今河北省安国市关汉卿故里伍仁村西北角为关宅遗址,俗称“关家园”,面积九亩九分。
另有关家渡、关家桥、普救寺等遗址,现存"蒲水威观"石匾,传为关汉卿手迹。其轶事传闻在故里世代相传,老幼引以自豪。
在今河北省安国市关汉卿故里伍仁村东北500米处,有关氏陵墓。坟墓原长4米,宽3米,高1.5米,东南-西北向。1958年,全国剧协主席田汉视察后,国家拨款修成砖墓。1986年县政府拨款重修。现为直径10米,高3米的砖基大墓,四周遍植松柏,墓前树碑,碑阳为“伟大戏剧家关汉卿之墓”。
院馆场所
关汉卿纪念馆位于河北省安国市药王庙北侧,由原关汉卿文物展室发展而成。大门上额横匾《关汉卿纪念馆》为原国家政协副主席王任重题写。 馆内陈列内容有三部分组成:关汉卿生平事迹和有关文物;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关汉卿及其作品研究评论的书刊;挂展全国知名人士的题字绘画。
2016年,保定市关汉卿大剧院施工基本完成。
相关活动
1957年10月28日,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会议通过了1958年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名单,中国戏剧家关汉卿(戏剧活动七百年)在列。
1958年6月28日,为纪念关汉卿戏剧创作700年,邮电部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反映了这位伟大剧作家的形象及其主要剧作。邮票的第二图是关汉卿的画像,第一、三图选用了关汉卿的代表剧“蝴蝶
1958年,在世界范围纪念关汉卿从事戏剧创作700年活动中,前苏联也组织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发行了一枚《关汉卿像》的纪念邮票。
1958年,作为世界文化名人,北京曾为关汉卿举办过“关汉卿戏剧创作700周年纪念大会”,开国元勋陈毅为大会题词。同年出版的《关汉卿戏曲集》收入他的18个剧本;《大戏剧家关汉卿杰作选》收入6个剧本;《关汉卿戏曲选》收入8个剧本,小令、散曲若干。
1989年,中国人民银行于发行了一枚《关汉卿像》精制银币,以纪念这位在中国戏曲史上作出杰出贡献的戏曲家。其正面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并刊国名、年号;背面图案为关汉卿造像,背景饰以其两部戏曲著作《感天动地窦娥冤》和《望江亭中秋切鲙》,环刊关汉卿、生卒年份字样,并刊面额。
流传剧目
1.董解元醉走柳丝亭 2.丙吉教子立宣帝 3.薄太后走马救周勃 4.太常公主认先皇 5..曹太后死哭刘夫人 6.荒坟梅竹鬼团圆 7.风月状元三负心 8.没兴风雪瘸马记 9.金银交钞三告状 10.苏氏进织锦回文 11.升仙桥相如题柱 12.金谷园绿珠坠楼 13.汉匡衡凿壁偷光 14.刘夫人书写万花堂 15.吕蒙正风雪破窑记 16.晏叔原风月鹧鸪天 17.姑苏台范蠡进西施 18.开封府萧王勘龙衣 19.柳花亭李婉复落娼 20.甲马营降生赵太祖 21.贤孝妇风雪双驾车 22.双提尸鬼报汴河冤 23.老女婿金马玉堂春 24.宋上皇御断姻缘簿 25.崔玉箫担水浇花旦 26.隋炀帝牵龙舟 27.风雪狄梁公 28.屈勘宣华妃 29.月落江梅怨
30.管宁割席 31.白衣相高凤漂麦 32.孙康映雪 33.唐明皇哭香囊 34.唐太宗哭魏徵 35.武则天肉醉王皇后 36.翠华妃对玉钗 37.汉元帝哭昭君 38.刘夫人救哑子 39.刘盼盼闹衡州 40.吕无双铜瓦记 41.风流孔目春衫记 42.萱草堂玉簪记 43.楚云公主酹江月 44.鲁元公主三噉赦 45.醉娘子三撇嵌
主要作品
1.《闺怨佳人拜月亭》 2 .《闺怨佳人拜月亭》 3.《钱大尹智宠谢天香》 4.《杜蕊娘智赏金线池》
5.《望江亭中秋切鲙》 6.《山神庙裴度还带》 7.《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8.《邓夫人苦痛哭存孝》
9.《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10.《温太真玉镜台》 11.《钱大尹智勘绯衣梦 12.《诈妮子调风月
13.《感天动地窦娥冤》 14.《状元堂陈母教子》 15.《包待制三勘蝴蝶梦》 16.《刘夫人庆赏五侯宴》
17.《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18.《尉迟恭单鞭夺槊》
剧目版本
《录鬼簿》著录关汉卿杂剧名目共62种(今人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著录关剧存目共67种),今存18种,其中几种是否关作,人们尚有不同意见。现将诸本简介如下:
1、《感天动地窦娥冤》:四折一楔子。此剧第四折写窦天章任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之职。据《元史.百官志》与《南村辍耕录》记载,公元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改按察司为肃政廉访司。知此剧当作于1291年之后,是关汉卿晚年的作品。此剧现存版本,主要有明代陈与郊编、公元1588年(万历十六年)龙峰徐氏刊刻《古名家杂剧》本,明代孟称舜编《古今名剧合选.酹江集》本和明代臧懋循编《元曲选》本。臧懋循曾参照多种藏本进行加工校订,故关剧诸版本中以臧本为最佳(下同,不一一注明)。
2、《望江亭中秋切鲙》:共四折。现存公元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明代息机子编《杂剧选》本、明王骥德编万历顾曲斋刊《古杂剧》本和《元曲选》本。前两本剧名作《望江亭中秋切鲙旦》。
3、《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共四折。现存版本,有《古名家杂剧》本与《元曲选》本。
4、《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四折一楔子。《录鬼簿》于关汉卿名下未著录此剧,故本剧是否关作,有人持怀疑态度。但明代《古名家杂剧》本和《元曲选》本都题“关汉卿撰”;《今乐考证》、《曲海总目提要》诸书也题“关汉卿撰”。从剧作艺术风格看来,也与关剧肖似。且第三折张圭唱词中曾引用与关氏“莫逆交”的杨显之《酷寒亭》剧中的故事,故在未有新的否定材料发现之前,可暂定为关作。现存主要有《古名家杂剧》本与《元曲选》本。
5、《包待制三勘蝴蝶梦》:四折一楔子。孟称舜、曹栋亭刊本《录鬼簿》未著录此居,故有人疑非关作。但天一阁本《录鬼簿》、《太和正音谱》、《古名家杂剧》及《元曲选》均题关汉卿撰,故可以肯定为关作。现存有《古名家杂剧》及《元曲选》本。
6、《杜蕊娘智赏金线池》:四折一楔子。现存有《古名家杂剧》本、顾曲斋《古杂剧》本、《古今名剧合选.柳枝集》本及《元曲选》本。
7、《钱大尹智宠谢天香》:四折一楔子。现存《古名家杂剧》本及《元曲选》本。
8、《温太真玉镜台》:四折。现存《古名家杂剧》本、《古杂剧》本、《古今名剧合选.柳枝集》本与《元曲选》本。
9、《尉迟恭单鞭夺槊》:四折一楔子。现存明赵琦美《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和《古名家杂剧》本、《元曲选》本。后二本题尚仲贤撰。尚仲贤所作为《尉迟恭三夺槊》,现存《元刊杂剧三十种》本,故从赵琦美钞校本,定为关作。
10、《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四折。现存《元刊杂剧三十种》本、《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及近人王季列编《孤本元明杂剧》本。《录鬼簿》与《元刊杂剧三十种》著录本剧名目为《关大王单刀会》,脉望馆本作《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11、《王闰香夜月四春园》:四折。《录鬼簿》有《钱大尹鬼报绯衣梦》,即本剧。天一阁本《录鬼簿》简名《非衣梦》,题目正名为“王闺香夜昂四春园,钱大尹智勘非衣梦”。说集本、孟称舜本《录鬼簿》简名《绯衣梦》,《也是园书目》作《钱大尹智勘绯衣梦》。现存《古名家杂剧》本、《古杂剧》本与《脉望馆钞校古今杂剧》本。
12、《刘夫人庆赏五侯宴》:五折一楔子。本剧是否关撰,尚不能肯定。剧中较多描写了关剧其他本子中未出现过的农村生活场景,还采用了五折一楔子的形式。这在关剧中属破例。
13、《邓夫人苦痛哭存孝》:四折。现存有《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与《孤本元明杂剧》本。
14、《山神庙裴度还带》:四折一楔子(楔子在第四折前)。按元末明初贾仲明也有《裴度还带》剧,天一阁本《录鬼簿续编》题目正名为“长安市璚涯报恩,山神庙裴度还带”。因此有人认本剧为贾作。现存《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与《孤本元明杂剧》本。
15、《状元堂陈母教子》:四折一楔子。本剧名目孟称舜本、曹栋亭本《录鬼簿》俱不载,思想倾向、艺术风格和关汉卿其他喜剧不类,疑非关作。现存《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与《孤本元明杂剧》本。
16、《闺怨佳人拜月亭》:原本未分折目,实应为四折一楔子。有《元刊杂剧三十种》本,仅存曲词及部分科白。
17、《诈妮子调风月》:原本未分折目,实应为四折,有《元刊杂剧三十种》本,仅存曲词及部分科白。
18、《关张双赴西蜀梦》:有《元刊杂剧三十种》本,无“题目正名”及科白,仅有四套曲词。
戏剧形象
1958年,为纪念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田汉创作的12场话剧《关汉卿》,全剧以《窦娥冤》的写作和上演为线索来展开矛盾冲突,塑造了元代战斗的戏剧家关汉卿的艺术形象。第一次在现代舞台上展现关汉卿与珠帘 秀的爱情故事,将珠帘秀塑造成胆识不凡、刚烈正直的侠女式艺妓。
1958年11月,广东粤剧院成立,马师曾被任命为院长,演出根据田汉同名话剧改编的粤剧《关汉卿》,于年底到武汉为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作专场演出, 其中关汉卿一角由马师曾饰演。
2007年,北方昆曲剧院推出王新纪、王仲德编剧的新编大型昆剧《关汉卿》,这一版的女主角当仁不让是珠帘秀,比起田汉版的珠帘秀,新版珠帘秀温柔妩媚许多。在剧中,珠帘秀视演戏为生命,终撕去脱籍文书,与卸去官职的关汉卿重返舞台。
2017年8月22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新排话剧《关汉卿》剧组举行媒体见面会。作为中国话剧诞辰110周年的献礼之作,《关汉卿》无疑是北京人艺下半年的重头戏。该剧由唐烨担任导演,演员王斑出任关汉卿一角,他的挚友朱帘秀则由演员于明加担纲。
关于关汉卿电视剧电影
1958年,出品了粤剧同名电影《关汉卿》。
2001年,电视剧《关汉卿传奇》上映,其中于荣光饰演关汉卿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