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田弘正(田弘正,本名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田弘正,以及田弘正,本名兴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田弘正的介绍

1、田弘正(764年-821年),本名兴,字安道,平州卢龙(今河北卢龙)人,唐朝中期藩镇,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堂侄,相州刺史田廷玠之子。

2、田弘正(兴)子。弘正为魏博节度使,使总亲兵。朝廷讨淮西,他率部助战有功,入朝为左金吾卫将军。旋任河阳节度使,又徙泾原节度使。

3、元和八年(812年),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死,田兴受镇兵拥护掌权,中央任命为节度使,遂归顺中央,赐名田弘正。元和九年(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割据申、光、蔡三州,宪宗发兵近九万人进讨,久战无功。

4、田季安(781年-812年),字夔。唐朝魏博镇节度使田承嗣之孙,田绪第三子。娶昭义行军司马元谊之女为妻。衙内兵马使田兴(后改名田弘正)屡次规劝田季安。田季安不听,反而迁怒于田兴,田兴“阳为风痹,灸灼满身”。

5、田弘正虽也写诗,但还不能算诗人,毕竟挂着节度使的官衔,主业是领军守土,平定叛乱。

魏博节度使的田弘正归附

1、元和十五年(820年),田弘正调为成德军节度使,李愬为魏博节度使。 长庆元年七月(821年),田弘正被成德军都知兵马使王廷凑杀害,终年五十八岁。家属、将吏三百余口一同遇害。

2、田弘正,本名田兴,字安道,为平州卢龙(今河北卢龙县)人,是唐朝中期将领、藩镇,为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之侄,相州刺史田廷玠之子。田弘正自幼便喜欢读书,精通兵法,善于骑射,作战勇猛,又知礼仪,因此深受其伯父田承嗣喜爱。

3、魏博将领 此人就是出身魏博镇的田弘正!田弘正原名田兴,他的父亲名叫田廷玠,是第一任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的堂弟。

田弘正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和翻译

田弘正喜欢了解前代忠臣孝子建功立业的事迹,办理公务的空闲时间,就同宾客僚佐谈论古往今来正反面的言行。

长庆元年(821年)七月,成德军乱,田弘正遇害,赠太尉,谥号忠愍。 文言文阅读:田弘正,本名兴.少习儒书, 田弘正(764年一821年),原名兴,字安道,平州卢龙(今河北卢龙)人,唐朝中期藩镇,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堂侄,相州刺史田朝廷的儿子。

田弘正亲自抚慰解释。 【解析】 1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唐朝最特殊的藩镇将领:放弃割据归顺朝廷

并且,最终唐王朝也彻底的亡于藩镇之手,而藩镇中最为具有代表性的则是历史上有名的“河朔三镇”。田承嗣据魏博、张忠志据成德。

田弘正归顺朝廷,放弃割据,为唐宪宗平定淄青、成德、淮西立下大功,是元和中兴的关键人物。元和十五年(820年),田弘正调为成德军节度使,李愬为魏博节度使。

首先,田承嗣、薛嵩、李怀仙等前来投降,同意交出地盘,听从朝廷节制。此时,仆固怀恩却建议朝廷格外开恩,让三位将领驻扎原地,不做调动。这就不对了,归顺朝廷之叛将居然在原地任职,这不是培养潜在割据力量吗。

宦官擅权、藩镇割据、朋党争斗,有功之臣拥兵自重,导致大唐王朝灭亡的三大弊端已无可挽回。像仆固怀恩这些有功的大臣开始养寇自重,故意放着敌人不打,故意留着敌对势力,用以牵制别人,为了私利而保全自己的地位。

元和七年(812年),田季安死后,子田怀谏年幼,田承嗣的堂侄田弘正被军队拥立,田弘正归顺朝廷,放弃割据,为唐宪宗平定淄青、成德、淮西立下大功,是元和中兴的关键人物。

因为朔方军离不开中央,朔方军虽然是军事力量最强大的,但也是最孤立的如果离开了中央朔方军就会被其他的藩镇割据的军队群起而攻之。

田弘正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田弘正,本名兴、田弘正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