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竹琴(竹琴图片)

今天给各位分享竹琴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竹琴图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四川竹琴是什么意思

清末洋琴演唱多为3人,后一般为5人,分生、旦、净、末、丑5种角色,分别操作扬琴、鼓板、小胡琴、碗碗琴、三弦,边伴奏边说唱。

四川竹琴【四川竹琴】又名道琴或道情。清初流行在成都的一种曲艺演唱形式。最早始于道教劝善说道,曲调为玄门调与南间调。光绪年间,曲艺艺人利用其改唱《东周列国》、《三国演义》等历史故事。

四川竹琴——四川竹琴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表演者手持渔鼓、简板说唱故事。原名“名琴”。因其伴奏的乐器是竹制的渔鼓筒,故又称“渔鼓道琴”、“道筒”。清末、民初即有现名。流行于四川地区。

竹琴的不同规格

使用乐器是长约1米、直径6厘米的竹筒一支,在其一端蒙上猪护心油皮(现用小肠皮),再以两块竹片子,长7米,加上碰铃伴奏或自唱自奏。民国初年始称竹琴。演唱形式有“群唱”与“单唱”。

竹制打击乐器。由两根长竹片(约六十五厘米)组成,用左手夹击发声。演奏时唱者怀抱渔鼓,左手持剑板,右手拍打渔鼓筒底,以伴奏“道情”。

是在长65~100厘米、直径13厘米左右的竹筒上,一端蒙以猪皮或羊皮而成,演奏时,左手坚抱渔鼓,右手拍击,是民间曲艺“道情”、“渔鼓”和“竹琴”的主要伴奏乐器。

发音响亮,有大小不同规格。主要用于合奏、舞蹈、杂技团和锣鼓队。 ④书鼓。鼓身扁圆,鼓径22厘米,鼓身高5厘米,发音低而响亮 。置于竹制鼓架的编绳上。

发音响亮,有大小不同规格。主要用于合奏、舞蹈、杂技团和锣鼓队。④书鼓。鼓身扁圆,鼓径22厘米,鼓身高5厘米,发音低而响亮 。置于竹制鼓架的编绳上。

贾派竹琴擅说各地不同方言,描摹不同人物,字正腔圆,细腻入微。击琴能奏出千军万马之声,似有波澜壮阔之势,曲目以《三战吕布》、《华容道》等为代表。

竹琴的演奏方法

在绘画、诗词、音乐等艺术形式中,常常通过表现自然景物、描绘内心感受等方式来体现道情调。

中国乐器名称大全 我国民族乐器分为吹奏乐器、弹拨乐器、供击乐器和拉弦乐器四类。详见baike.baidu/view/110789?wtp=tt 吹奏乐器 我国吹奏乐器的发音体大多为竹制或木制。

弦鸣乐器 (1)打击弦鸣乐器:扬琴、竹筒琴、竹琴、锵,等等。

渔鼓:渔鼓又称“竹琴”或“道筒”,南宋时已有这种乐器。

竹琴的四川发展

1、四川竹琴有扬琴调和中河调两大流派,前者又称成都派,其创始人贾树三吸收四川扬琴的曲调,丰富唱腔,委婉细致,韵味醇厚;中河调的代表是重庆的吴玉堂,唱腔朴素深沉,粗犷而有气势。多为一人坐唱。

2、竹琴的解释[anklong] 用悬挂的竹管制成的马来亚乐器 详细解释 曲艺的一种。流行于 四川 ,是渔鼓(道情)传入 四川 后发展形成。一般都是一人用渔鼓、简板自打自唱,也有四五人一组坐唱的。

3、竹琴本名道情,它的原生地极有可能是四川。这是因为: 第一,道教的最早流派诞生在四川道教的最早流派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就诞生在四川大邑县境内的鹤鸣山(一名鹄鸣山)。

4、四川竹琴源于道观音乐,最早的演唱形式为多人分角色坐唱,20世纪30年代由贾树三创造出单人演唱形式,一人以坐唱或走唱方式演绎多个角色。

竹琴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竹琴图片、竹琴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