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胡唯庸,以及胡惟庸是好人还是坏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胡惟庸是被朱元璋处死的,他的死不止是他一个人死还株连了九族,不仅是株连九族还害死了那些和他有关联的官员,有些甚至只是有一小点的联系。总之胡惟庸的死是明朝政局变化的一大关键点和转折点。
胡惟庸因被疑叛乱,爆发了胡惟庸案,后被朱元璋处死。洪武六年(1373年),淮西朋党集团的领袖李善长推荐其同乡兼姻亲胡惟庸担任右丞相。洪武十年(1377年)九月,胡惟庸升任左丞相。
因被疑叛乱,爆发了胡惟庸案,后被朱元璋处死。洪武十二年(1379年)九月,占城国来进贡,胡惟庸等人不报告朱元璋。宦官出来见到了,便进宫奏告朱元璋。朱元璋大怒,下敕令责备中书省臣。
1、即便是没有丞相,也会有相应的权臣来辅佐皇帝处理朝事,这是历史的必然。清朝之后,依然没有设立丞相之职,之后就是封建时代的结束,从此再无恢复的可能性。胡惟庸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
2、中国的最后一位丞相,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的左丞相胡庸,作为明初四大案最重要的一个案子,胡惟庸案前前后后牵连至死四万多人。
3、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是胡惟庸,作为朱元璋的开国功臣,实力还是值得认可的,用了短短10年的时间就走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
4、“胡党”而受株连至死或已死而追夺爵位的开国功臣有李善长、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宁侯等一公二十一侯。
5、在中国古代有些朝代的官场中设立了宰相这个职位,这个职位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000多年,后来被明朝的朱元璋给废除了。
全部被杀头,然后再满门抄斩,这次共杀了15000多人。就这样,明太祖还不放心,又将那些被怀疑是胡惟庸同党的朝廷文武官员全部杀了,造成了骇人听闻的宫廷大屠杀,历史上称为“胡惟庸案件”。
至此,胡惟庸党羽基本上被诛杀殆尽。当初,是李善长推荐胡惟庸当右丞相的,后来朱元璋又把他升任为左丞相,前前后后胡惟庸总共做了七年的丞相。在他官居高位的这段时间里,胡惟庸没少做打击异己,结党营私的事情。
胡惟庸越做越大,就膨胀起来。令人收集军马,梦想组建自己的军队,对付皇帝。又让宁波卫林贤到日本勾结倭寇,试图借助倭寇的力量来壮大自己。胡惟庸做着推翻皇帝的事情,皇帝却一点也不知道。
没办法说这么写是好还是坏,是专业还是业余,起码有一点是不容质疑的,看过那些一本正经的史书,你可能几乎什么都记不下来,而看过《明朝那些事儿》,那些人物是可以让你过目不忘了。
读后感 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一通俗易懂、诙谐的语言,讲述了明朝的历史。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500字(精选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去秋来,斗转星移,明朝的这段历史也不过是纵观人类史的沧海一粟。我们要活在当下。下面是我为你们整理的关于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800字5篇范文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明太祖先逮捕了李存寄父子,拷讯之下,总算拿到了最有“价值”的内容。
不过李善长的结局却不好,因为他和胡惟庸关系密切,后来朱元璋诛杀胡惟庸,因被胡惟庸案牵连,朱元璋就把这个六公爵之首的李善长一家七十多口人全部处死,当时他已经七十六岁。
明朝作为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引起无数人的共鸣很深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经历无疑是传奇,仅仅用十五年的时间便推翻了元朝夺取了天下。
胡唯庸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胡惟庸是好人还是坏人、胡唯庸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