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决澜社,以及决澜社是中国历史第一个现代艺术组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1924年积极参加“五卅”爱国斗争和反军阀学潮,在《北新周刊》、《小说世界》发表《梦中》、《回忆的一幕》两篇小说。
2、他1919年就读于周浦镇小学二年级,主管傅雷所在班级的老师是极有名望的书法家,对傅雷影响很大。1921年,傅雷考入上海徐汇公学念初中(现徐汇中学)。傅雷在此三年多主要学了法语,因为此校系教会学校,傅雷很反感,用激烈的言辞反对宗教,初中未能毕业就被学校开除。
3、傅雷(1908—1966),文学翻译家。字怒安,号怒庵。上海市南汇县人。20年代初曾在上海天主教创办的徐汇公学读书,因反迷信反宗教,言论激烈,被学校开除。“五卅”运动时,他参加在街头的讲演游行。北伐战争时他又参加大同大学附中学潮,在国民党逮捕的威胁和恐吓之下,被寡母强迫避离乡下。
4、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号怒庵,生于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中国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傅雷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
1、其因由是:五四前后虽然有一批从国外留学回国的画家,他们在国外或许学习努力,也创造出较好的成绩,但回国后,有的或是因为环境的不良,或是因为得到了名誉而自满,便从此搁笔,有的则投降于传统绘画,画起水墨文人画来,洋画界的这种国画倾向是个普遍现象。
2、其客观原因是决澜社诞生在硝烟弥漫的九一一·二八事件之后,正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外患日益迫紧,国民党当局对左翼的文化围剿日益加剧之时,画家们缺少从事艺术探索、研究、创作的安定、安全的文化环境。其次,他们也缺少相当的经济力量来支持此项事业,靠借贷终难维持长久。
3、“决澜社”画会组织酝酿于1930年,1932年正式成立面世,至1935年,共举办四次“决澜社”画展,其基本成员十名,而参加过“决澜社”活动及画展的盟友众多。
4、年毕业于上海艺专,在上海与庞薰琴、倪贻德等人创办“决澜社”,提倡新绘画。1935年入日本大学研究各国绘画艺术并积极创作。其油画作品入选世界性大型美展“日本二科美展”,与马蒂斯、罗丹、戈雅、勃拉克等大师的作品同场展出,并同时印入画册,被誉为“中华之夸”。
5、三十年代与倪贻德(后任全国美术协副主席)等人发起成立“决澜社”。表示“厌恶一切旧的形式,旧的色彩”,“要用新的观念技法表现新时代的精神”。而且还介绍西方美术,联络进步画家,扩大油画的影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美术界享受较好的声誉。
6、捷克和保加利亚展出。并任工艺美术代表团团长赴苏联访问。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正式成立,任教授、第一副院长。之后的22年,庞薰琹被错划成“右派”,至1979年平反。1985年因病去世,遗作捐献家乡常熟。1991年,庞薰琹美术馆落成开放,馆藏庞薰琹毕生作品近五百幅及大量研究庞先生的文献资料。
1、庞薰琹[近现代](1906年-1985年)著名工艺美术家,工艺美术教育家。原名蓥,字虞弦,笔名鼓轩。江苏常熟人。1921年考入上海震旦大学学医,课余学绘画。1924年毕业,次年赴法国,入巴黎叙利思绘画研究所学画,1927年在巴黎格朗歇米欧尔研究所深造。
2、庞熏琹先生是“决澜社”的创始者和主要负责人。他从15岁就在国内由洋人开办的教会学校——震旦大学学习四年,有良好的法文基础并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虽是学医,但酷爱绘画。
3、祖籍塘桥,庞鸿文之孙。著有《薰琹随笔》。组织“决澜社”,举办“决庞薰琹庞薰琹澜”画展,蜚声艺林。是我国知名画家。他的创作,题材广泛,态度严谨,独具风格。曾深入贵州80多个苗寨,考察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创作《贵州山民图卷》,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感人魅力。
4、决澜社时期是庞薰琹现代主义绘画的重要时期。从1932年10月17日举行第一次展览到1935年10月在第四次展览中落幕,决澜社仅存在三年时间。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些影响。
5、严格的写实是其基本的规范。对传统民间美术精神的继承。庞薰琹在1930年回到祖国,回国初期创作了大量绘画作品,该时期作品反映出其绘画创作的表现形式虽然仍受到西方现代绘画的深刻影响,但是,庞薰琹在作品中已经开始注意吸收中国民族艺术的绘画精神,图创造出既具有时代感又具有民族性的绘画作品。
关于决澜社和决澜社是中国历史第一个现代艺术组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