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古代计时法,以及古代计时法分为哪两种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地支计时法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名加上“时”字表示。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每一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子时就相当于现在的23点至1点,依此类推。
刻 古代使用漏壶计时。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分钟。
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日晷:“日晷”是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由晷针和晷面组成,在晷面上用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但是这种方法在阴天或夜晚就不太方便了。
时计时法是用得最为普遍的计时法,24时计时法是广播电台、车站、邮电局等部门采用的0到24时计时法,按照这种计时法,下午1时就是13:00,下午2时就是14:00……夜里12时就是24:00,又是第二天的0:00。深夜12时是一日的开始,1天的24小时又分为两段,每段12小时。
1、更点计时法 这种计时法出现较晚,专用于夜间计时。古人把一夜分为五个时辰,一个时辰即一更,一更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一更是晚上7点至9点,二更是9点至11点……以此类推。三更半夜就是由此而来。古时为计时准确的需要,又把每一“更”划分为五个“点”。
2、古代使用漏壶计时。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分钟。
3、.日晷 人们注意到,随着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树木和岩石投下的影子从一边移到另一边,以此可确定一天时间的变化。3.水计时 古罗马人和古希腊人使用水钟计量时间。水从一个碗滴到另一个碗。4.火计时 古代中国人通过燃烧一根以固定间隔打结的湿绳子来计时。
4、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早在商朝时期,古人便发明了圭表计时,其原理便是在地上直立一根长杆,通过影子长短的变化来判断时间。
日晷:日晷是一种以日影为基准的计时工具,由晷针和晷面构成。晷面通常刻画有地支以表示十二时辰,通过太阳的投影方向来确定时间。然而,阴天或夜晚时,日晷的效用会受到限制。水运仪象台:在宋代,苏颂发明了水运仪象台。
更点计时法 这种计时法出现较晚,专用于夜间计时。古人把一夜分为五个时辰,一个时辰即一更,一更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一更是晚上7点至9点,二更是9点至11点……以此类推。三更半夜就是由此而来。古时为计时准确的需要,又把每一“更”划分为五个“点”。
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日晷:“日晷”是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由晷针和晷面组成,在晷面上用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但是这种方法在阴天或夜晚就不太方便了。
漏壶、漏刻 一只装满水的陶壶,底部流失的水就像流逝的时间,漏的水越多,代表流逝的时间越长。公元前1千多年,古埃及人就会用漏水的容器计量时间。中国古代则用漏刻来测量时间,漏刻是由漏壶箭刻组成,漏壶里头盛水,箭刻上的刻度用来表示时间。
关于古代计时法和古代计时法分为哪两种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上一篇
郭桓案(郭桓案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