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邓愈(邓愈后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邓愈,以及邓愈后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明朝开国名将:邓愈

邓愈(1337年-1377年),汉族,明朝开国名将。原名邓友德,字伯颜,泗州虹县(今安徽省泗县)人。他16岁领兵抗元,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率所部万余人从盱眙投奔朱元璋,任管军总管,朱元璋将他改名为邓愈。

邓愈(1337~1377)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原名石友德,字伯颜,虹(今安徽泗县)人。元至正十 三年(1353),16岁的邓愈继承父志,领兵继续抗元。次年,率部加入朱元璋军,在渡长江、克太平(今安徽当涂)、占集庆(今江苏南京)、取镇江诸战中,屡立战功。 19岁升广兴翼元帅。

在明朝开国的烽火硝烟中,一位英勇无畏的名将脱颖而出,他就是邓愈,一个16岁便勇闯沙场的少年英雄。邓愈,生于1337年,早在少年时期就已展现出过人的军事才能,16岁便领兵抵抗元朝的铁骑,之后果断投奔朱元璋,从此成为了明朝崛起的关键人物。邓愈的军事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

深得朱元璋赏识的邓愈下场如何?是善终的吗?

邓愈一生忠心为主,骁勇善战,战功卓越,深得朱元璋的赏识和重用,为了纪念邓愈,朱元璋追封其为宁河王,谥号“武顺”。

作为公爵卫国公的邓愈,他的结局还是不错的,是大明开国功臣中少有的得以善终的人,他是因病去世的,这在大明开国功臣中,颇为难得的,毕竟朱元璋屠杀功臣一点也不手软,同时邓愈不仅得以善终,而且邓愈去世后,朱元璋非常伤心,还为他停止上朝三天。

邓愈,病死的。汤和:病死的。冯胜:因为蓝玉的牵连,被朱元璋赐死。以上几个朱元璋手下最厉害的几员大将。

卫国公邓愈,善终,不过也和他死得早有关。鄂国公常遇春,算是善终。当然他死的太早,那会还没有杀功臣的事呢。

朱元璋手下开国将军二十一人中,徐达、常遇春、邓愈、汤和全部病死。沐英伤心过度而死,胡大海被人刺杀而死,刘伯温、冯胜、李善长等被胡惟庸害死,剩下的都被朱元璋杀死。朱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废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

明史邓愈传原文及翻译

1、邓愈,虹县人。初名邓友德,太祖给他赐名。他的父亲与元兵作战而死,大家推举邓愈统领军事。邓愈年龄刚满十六,每次作战必先冲锋陷阵,军中将士全都佩服他的勇敢。朱元璋从滁阳起兵,邓愈从盱眙前来归附,被授为管军总管。

2、邓愈,虹县人。最初名为邓友德,后来被太祖赐名为邓愈。他的父亲在与元兵的战斗中牺牲,部队推举邓愈负责军事指挥。当时邓愈年仅十六岁,每次战斗都身先士卒,军中的人都敬服他的勇敢。朱元璋在滁阳起兵,邓愈从盱眙前来投靠,被任命为管军总管。

3、邓愈率军攻取临安,李伯升率军前来救援,邓愈在闲林寨将其击败。又派遣使者劝降了饶州守将于光,邓愈于是移军驻守饶州。饶州在彭蠡湖畔,与陈友谅相邻,陈友谅军屡次前来侵犯,邓愈每次都将其击退。进升为江南行省参政,总领各路兵马。又攻取浮梁,攻战于乐平,余干、建昌都被攻下。

4、邓愈为人简练稳重,不畏艰难,对下属严格要求,善待降附者。在安福战役中,他严厉处理部下抢劫百姓的行为,受到太祖赞赏。邓愈在军事上的贡献卓著,直至去世,他的子孙也继续为明朝征战,显赫一时。他的事迹载于《明史·邓愈传》。

5、邓愈,虹人。初名友德,太祖为赐名。父顺兴,据临濠,与元兵战死,兄友隆代之,复病死,众推愈领军事。愈年甫十六,每战必先登陷阵,军中咸服其勇。太祖起滁阳,愈自盱眙来归,授管军总管。从渡江。克太平,破擒陈野先,略定溧阳、溧水,下集庆,取镇江,皆有功。

6、明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七·忠义一之一:熊鼎传【原文】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LR,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

英雄邓愈对明朝的建立做了何种贡献?他的后代是何结局?

1、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大封功臣,邓愈被封为卫国公,和徐达一样,成为明朝“开国六公”之一。本文,笔者将和大家分享明朝初年的少年英雄邓愈,希望通过这位开国名将,来展现元末明初的峥嵘史。父兄皆好汉,英雄出少年公元1351年,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先后爆发红巾军起义,江淮大地民不聊生。由于物资匮乏,匪患横行。

2、邓愈把短暂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朱元璋和大明朝,理应在其死后,后代子孙都要受到朝廷的照顾,但仅在洪武二十三年,邓愈的儿子邓镇就被朱元璋诛杀,原因是李善长被定罪于“胡惟庸余党”,而邓镇作为其外孙女婿受到牵连。

3、邓愈家族的荣耀并未因他的离世而结束,卫国公和申国公的爵位世代相传,直到明朝的终结。邓愈的儿子邓镇虽因牵连被杀,但邓愈的血脉中,定远侯世系延续了五个世代,他们的忠诚与英勇,如同邓愈一般,烙印在了明朝的历史长河中。

4、在明朝建立以后,邓愈在朱元璋麾下更是屡建奇功,在洪武三年就被受爵为,史书记载“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卫国公,同参军国事,岁禄三千石,予世券”,在文中的世劵就是鼎鼎有名的丹书铁券。

邓愈虽无寥寥记载,他为何却是明朝开国六公爵之一?

1、对百姓仁爱有加,同样严于律己,这样的邓愈自然深得别人尊重。邓愈能被被封为明朝开国六公爵,可见其功劳之大,不是他人可比拟的。回顾明朝的开国将领,大多是短命之人,常遇春如此,邓愈也是如此。如果再给他们一些时间,明朝一定会更加强大。

2、并且给邓友德改了个名字——邓愈。《明史》记载:太祖起滁阳,愈自盱眙来归,授管军总管。从渡江,克太平。洪武初年,明朝“开国六公”最为尊荣,但“开国六公”最大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在朱元璋渡江之前投奔而来的。

3、明朝开国名将邓愈,字伯颜,出生于1337年,虹(今安徽泗县)人,自幼聪慧好学,怀抱大志。元末,他继承父志,邓顺兴以乡人推举担任练总,保境安民。在与元军激战中,邓顺兴英勇牺牲,16岁的邓友德继承父业,率军与元军作战,因其智勇双全,深受人民拥戴。

4、“六公”是指: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郑国公常茂。当时因为常遇春已死,故此他的儿子常茂代替他受封爵位。第一位是韩国公李善长。刘伯温之所以未入选,是因为《大明律》中有相关规定,对文臣做出封公封侯做出了严格的限制规定。

5、大明帝国的开国六公,指的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而汤和只得到了一个中山侯。

6、明朝开国六公爵: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分封在一定基础上有朱元璋为了平衡淮西,浙东势力的原因,刘伯温不属于淮西集团,但是在建立明朝时,即担任御史中丞时严厉打击当时淮西一党,因此有可能是朱元璋为了平复淮西一党而未封刘伯温。

明朝功臣邓俞简介???

1、邓禹(公元2—58年),字仲华,生于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南阳市新野县人,其故里在今新野县城郊乡李湖村板桥铺自然村。是东汉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东汉“二十八宿”之首。邓禹年轻时曾在长安学习,与刘秀交好。

2、邓禹,名将,家在安徽,明初开国大将,魏国大公爵。但它为什么被命名为和政城隍呢?离兰州不远的和政,古称宁河。这里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也是通往临夏的咽喉要道。和政城隍庙在县城旁边的山上。在村民的指引下,他们穿过村庄,来到山顶的一座古建筑前。和政城隍庙在里面。

3、中国是明朝的建立者。伯颜,出生于洪县。郑源十三年,十六岁的邓禹继承了父亲夏侯_雄心勃勃,领兵抵抗袁。次年,他的代表团加入了朱元璋在渡江、占领庆忌、占领镇江等战役中屡立战功。19岁晋升光兴义元帅。之后转战安徽、浙江、江西等地,拿下连战。二十三年夏,陈友谅率军六十万围攻洪都。守福州门,城破三十余丈。

4、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另说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淮阴候,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是有关于他的典故。

邓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邓愈后人、邓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