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小杓鹬,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杓鹬的读音是:biāo yù。杓鹬属鸻亚目,鹬科,是一类体型中到大的海岸鸟。它们的长喙有些像镰刀,喙尖向下弯曲。全球大约有8种。杓鹬的头颈和腿都很长,羽毛呈灰色或者褐色,有的有斑纹。它们在北半球的温带近北极的内陆地区繁殖。一到迁徙季节,会飞往遥远的南方。
杓鹬的读音为:sho y。杓鹬是一种鸟类,属于鹬科。这种鸟类的名称中的杓字指的是其形状特征,即它的喙部形状类似于杓子,比较细长且略微向下弯曲;鹬则代表了其属于鹬科。
读作:dà sháo yù。大杓鹬体型硕大,体长63厘米,嘴甚长而下弯,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带的河流,湖泊、芦苇沼泽、水塘,以及附近的湿草地和水稻田边,有时也出现于林中小溪边及附近开阔湿地。主要以甲壳类、软体动物、蠕形动物、昆虫和幼虫为食,有时也吃鱼类、爬行类和无尾两栖类等脊椎动物。
http://baike.baidu.com/view/25444html?wtp=tt 杓 biāoㄅㄧㄠˉ◎ 古代指北斗第七颗星。亦称“斗柄”。◎ 拉开。◎ 击。鹬 (鹬)yùㄩˋ◎ 鸟,羽毛茶褐色,嘴、脚都很长,趾间无蹼,常在水边或田野中捕吃小鱼、小虫和贝类:~蚌相争,渔翁得利。
1、小杓鹬的繁殖活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月至7月,它们在西伯利亚的高山和灌丛地带进行集群性的筑巢。这些地方通常是亚高山森林的边缘或者经历过火灾后的开阔林地,巢穴会选择在地面的凹陷处或者树木附近的地面上,有时也会在靠近水源的沼泽地带,尤其是在干芦苇地上的坑洼中建造。
2、繁殖期为6-7月,在西伯利亚的亚高山森林、灌丛地带集群营巢。大多选择林缘或火烧过后的开阔林地中,置巢于地上凹陷处或树旁,也置于水边或沼泽地边的干芦苇地上的凹坑内。巢内垫有枯草,每窝产卵3-4枚,卵的颜色为绿色或橄榄皮黄色,其上被有褐色或石板灰色的斑点。
3、繁殖季节,小杓鹬会在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和蒙古地区活动,而在冬天,它们会选择前往印度尼西亚至澳大利亚的温暖地带过冬。作为候鸟,中国境内,它们通常在春季的4月至5月和秋季的9月至10月迁徙时经过,主要出现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北部、河北、山东等地,南至广东、福建、香港和台湾。
1、鹬(yù),为水滨鸟类,全世界共有218种,中国有77种。为中小型涉禽,是涉禽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类。他们的嘴有长有短,形态各异。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或混群活动于湖泊,沼泽,沙洲和沙滩等地.具有较强的迁移飞行能力,是世界各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2、鹬鸟是鸻形目鹬科鸟类的统称,常见的有白腰杓鹬和矶鹬。鹬科(学名:Scolopacidae)鸟类约有23属83种。中型或小型涉禽。体色暗淡而富于条纹,嘴形多样,一般都长而尖直,个别上弯或下曲,适应穿凿淤泥,探寻食物;大部分种类雌雄羽色相似,但是,冬羽与夏羽有区别。多活动于沼泽、湖泊、海岸线、河流等水域的浅滩处。
3、阔嘴鹬是一种小型鸟类,体长约为17厘米,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下弯的喙,与黑腹滨鹬的平滑喙形成对比。它们的翼角通常带有明显的黑色斑块,并具有双条纹状的眉纹,这为其增添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标识。与其他种类的鹬鸟如黑腹滨鹬相比,阔嘴鹬的喙更为细致,具有微小的纽结,看起来似乎有些破裂。
1、马达加斯加杓鹬(N. madagascariensis)或红腰杓鹬是本科中体型最大的,约60公分长,是马达加斯加特有的鸟类。细嘴杓鹬(N. tenuirostris)属于旧大陆种类,而分布最广泛的中杓鹬(N. phaeopus)有两个亚种,一在新大陆,一在旧大陆。欧亚亚种的特点是腰部白色,而北美亚种,原名为赫德森杓鹬,腰部羽毛颜色较暗。
2、尼日尔河及其支流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鱼类种类丰富,主要食用鱼包括鮎、鲤和尖吻鲈。此外,河中还栖息着河马、鳄鱼(至少有3种,其中一种是尼罗鳄)以及多种蜥蜴。鸟类种类繁多,包括湖泊区域发现的鹅、鹭、白鹭、鹳等,草原地带则常见有冠的鸟、鹈鹕和红鹳等。
小杓鹬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小杓鹬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