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阳公主,传说人物,传说为秦始皇之女。
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北十五公里渭河边有一古镇,名栎阳镇,是秦朝时秦始皇的女儿栎阳公主所住地,名叫栎阳宫。也是高渐离教栎阳公主弹琴发生爱情故事的地方。
战国末期,燕国人(今河北省定兴县高庄村)高渐离是个乐曲家和侠义之士。高渐离少年时跟随在赵国做人质的燕太子丹和同样在赵国做人质秦王孙异人之子赵政是好朋友,在赵政一次病重时是高渐离母亲用乳汁救活了他。是高渐离用琴声帮助赵政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二人成为生死之交。分别多年以后,赵政当了秦王,高渐离成了燕国的乐师。在秦王政掌权以后对东方六国进行了侵略战争,并把燕太子丹压在秦国做为人质,本来秦王该念故友之情对太子丹以礼相待,可是秦王对燕丹很无礼,并滥杀燕国俘虏,气怒之下,燕太子丹 逃回了燕国。太子丹在逃回燕国后,就暗中访求壮士,把他们养在宫中。陆陆续续找了20多个壮士,荆轲和高渐离是他们中的骨干份子。燕丹准备让他们担任向秦王复仇的任务。经过认真筛选,最后选中了勇士荆轲。太子丹为了训练荆轲在易水东为他盖了一座庄院,还和他同桌吃饭,同床睡觉,并把他的车马让与荆轲。并拜荆轲为燕国上卿。经过周密准备,荆轲带着秦国叛将樊於期的人头和燕国督亢地图入秦。燕太子丹把荆轲送到易水边,高渐离作为荆轲的老朋友,也亲自来和荆轲告别,并为荆轲做了一首(易水行) 曲,亲自击筑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结果荆轲就上演了“图穷匕首见”剌杀秦王没有成功,最后被杀的悲壮结局。
高渐离因受荆轲刺秦案的牵连而逃离家乡燕国,改名换姓到宋国一个偏僻的村庄给一户人家当佣人,日子久了作为乐曲家的高渐离很感苦恼。有一次主人家来了贵客,吃饭时表演击筑,高渐离听了,不觉技痒,忍不住评论起来。客人们将高渐离的评论告诉了主人,主人让高渐离当众表演,果然技艺高超,不同一般,同时也暴露了身份。高渐离取出藏在箱子里的乐器,换上旧时衣服,大家又惊又喜,才知他是当代乐曲名家,主人立刻把他当贵宾招待。
秦王吞并六国后,自称为皇帝,当燕国被占领以后,秦王于是放逐太子丹,对参与荆轲刺秦案的全部燕人处以死刑。对燕国的俘虏在额头上全部烙上囚字,高渐离额头也被烙上囚字,但秦王对高渐离免于死刑,并封他为秦乐府令,贵为九卿,并命令高渐离写一首为他歌功颂德的乐章“秦颂”。(当时秦王正在招揽人才,高渐离是当时的乐曲名人,秦王也喜爱音乐才免于死刑)。高渐离怀着亡国的仇恨,抱着必死的信念进入秦宫,对秦王的封赏并不领情,坚决不接受,并请求秦王赐他一死,秦王不肯,高渐离以绝食而抗争,秦王认为作秦颂非高渐离莫属,但无计可施。这时一样喜欢乐曲的秦王爱女栎阳公主主动提出由他说服高渐离活下去,并创作秦颂。栎阳公主就将高渐离带回栎阳宫,远离了秦宫。栎阳公主用他的真诚打动了高渐离,使高渐离暂时打消了死的念头,并隔帘教栎阳公主弹琴,在教习栎阳公主弹琴的过称中,高渐离用他的琴声深深打动了这位少女的心,而栎阳公主用他娓婉动听的歌声也打动了高渐离的心,两人同时有了爱慕之心,在一次琴声激情时栎阳公主从隔帘内走出扑向高渐离。当高渐离首次近距离见到栎阳公主时惊呆了,他没想栎阳公主是如此的美丽。她身穿一身洁白的宫纱,肌肤洁白如雪,真似一尊雕塑的白雪公主。二人激情并发进行了交欢,在二人激情后,没想到栎阳公主久治不愈的下肢瘫痪病好了,能站立行走如飞。栎阳公主庆幸他遇到了高渐离如春风沐浴回到阳春时期。高渐离为栎阳公主谱写了一首高雅的“阳春” 曲牌,在栎阳宫修筑了“阳春” 乐曲台二人在台上奏乐跳舞,组成了人间高雅的《阳春白雪》 曲。 (现在栎阳镇留有栎阳宫遗址和“阳春” 乐曲台遗址)。
二人好景不常,事情很快传到了秦王的耳中,秦王听后大怒,而秦王早已将栎阳公主做为政治筹码许配给为他打仗的将军王翦的儿子王贲,怎能容忍高渐离与栎阳公主爱情的存在,但在高渐离没有写完“秦颂” 时又不能杀,秦王就将高渐离定为偷看公主之罪,用秦宫酷刑薰瞎了高渐离的眼睛,使高渐离再也看不到光明,看不到他心爱的白雪公主。栎阳公主在新婚前夜,在“阳春” 乐曲台上香祷告天地,回忆她和高渐离相亲相爱的美好生活,告别高渐离投身渭河,一代白雪,香消渭水。为秦王朝做了牺牲品。
在栎阳公主死后,高渐离抱着必死的信念求速死,但秦王以屠杀一万多名燕俘相要挟,高渐离为了拯救燕国人的生命,也为了栎阳公主的恩情,违心写作了悲壮的“秦颂”:“四海毕,九州聚,书同文,车同轨,修筑驰,焚书坑儒,万里长城,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啊......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事,帝号始皇,世世永昌”。 在秦始皇的登基大典上,高渐离演奏完“秦颂” 后,他想起了国破家亡,想起荆轲未完成的事业,想起栎阳公主,毅然将灌铅的筑掷向秦始皇,被秦始皇的定秦剑刺杀在祭坛上。一代侠士,魂归古土。秦岭为他悲哀,黄河为他波涛,渭水为他歌唱,一世英名,万代流芳。
——电影《秦颂》与《栎阳宫遗址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