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崇(?—27年),字细君,琅邪(今山东诸城)人。西汉末年著名农民起义领袖、赤眉军首领。
英勇善战,富有谋略,曾发动农民起义,为推翻新莽王朝做出巨大贡献。拥戴刘盆子即位,拜为御史大夫,但其本身文化浅薄。赤眉占据长安期间,长安城一度陷入混乱。
建武三年,联合赤眉军首领逢安等再度起义,兵败被刘秀部将所杀。
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儿王莽,代汉建立新朝,开始了历史上有名的新莽残酷统治。他推行“王田制”、王田奴婢政策、“五均六管”法等一系列所谓“新政”,激化社会矛盾,加重人民负担,加上连年征战、灾荒频仍,到天凤元年(公元14年),已经是“缘边大饥,人相食”了。王莽的暴政加速农民起义的爆发。
新莽末年农民起义形势图
天凤元年(公元14年),琅邪海曲(今山东日照境内)人吕母起义,聚众数万人。天凤四年(公元17年),新市(今湖北京山县境)人王匡、王凤“绿林军”起义,不久发展到五万人。在这种形势下,天凤五年(公元18年),樊崇在城阳国的莒县(今山东莒县)聚众一百多人起义。他自号“三老”,率部转战泰山,不断袭击官军,队伍发展到一万余人。不久,琅邪人逄安、东海人徐宣等相继起义,率队归附,前后不足一年时间,樊崇领导的起义队伍就扩大到数万人。他们规定简单明了的纪律:“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他们也没有繁文缛节,“以言辞为约束,无文书、旌旗、部曲、号令”,所定官位、爵号也沿用西汉时期最低级的地方小吏的名份,“其中最尊者号三老,次从事,次卒史,泛相称曰巨人”。表现农民起义的纯朴而简单的目的。樊崇起义后,先后与王莽探汤侯田况、太师羲仲景尚等所部多次大战,歼敌万余人。地皇二年(21年),王莽派太师王匡和更始将军廉丹等率10多万官军围剿起义军。樊崇率部在成昌(今山东东平西)迎战。因怕起义军与官军混在一起不易识别,樊崇下令义军士兵一律将眉毛染成红色,从此,便有了“赤眉军”。当时,赤眉军军纪严明,而王匡、廉丹的官军却四处掳掠百姓,关东地区民众都心向着赤眉军,“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的歌谣到处传唱。两军交战后,王匡、廉丹的官军被打得四处溃逃,死伤万余人。赤眉军乘胜猛追,于无盐(今汶上境)再次激战,杀死廉丹,赶跑王匡,消灭官军10多万。此后,樊崇挥师南下,连攻彭城(今江苏徐州)、沛郡(今安徽濉溪)、汝南(今河南上蔡)、陈留(今河南开封)等地,连战连捷。接着,再向东下鲁城(今山东曲阜),向西破濮阳(今河南今县)。前后5年,樊崇率赤眉军艰苦奋战,基本上消灭了王莽新朝在华东、中原的主力部队,为推翻新莽王朝做出了贡献。
刘玄更始元年(23年),王莽新朝灭亡,更始皇帝刘玄在绿林军的拥立下即位并迁都洛阳。不久,刘玄就派使招降樊崇和赤眉军。樊崇表示归附更始政权,与20多名赤眉军领袖在洛阳受封列侯。赤眉军也与更始帝军队联合作战,连获大捷,兵力扩大到30营、30多万人。但是,随着政权的稳固,刘玄开始背叛拥其为帝的农民起义军,并派兵袭击赤眉军后方,樊崇遂与刘玄政权决裂。他决定立15岁的汉宗室刘盆子为帝,自号建世。更始三年(建世元年,25年),赤眉军建立了以刘盆子为皇帝的政权,樊崇被任为御史大夫。同年九月,赤眉军攻下长安(今西安),推翻刘玄政权,处死刘玄,刘盆子入居长乐宫,樊崇率百万大军据守长安大街小巷。几乎与赤眉军建立政权同时,汉宗室、南阳豪族刘秀也建立了东汉王朝,称光武帝。他联合地主、贵族势力,分化、削弱农民起义队伍。光武帝建武二年(26年),在刘秀与地方贵族的封锁和连年战争破坏下,长安粮绝,境况困苦。赤眉军士兵多是山东人,此时思乡心切,而且纪律也日益涣散,事故迭出。为了摆脱困境,樊崇于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十二月被迫退出长安。
樊崇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十二月,赤眉军在与汉将邓禹、汉中延岒(即延岑)、更始将军李宝所部连续苦战后,仅以20万人突出长安东返。建武三年(公元27年)正月,以佯败诱敌之计败邓禹、冯异军于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北)。三月,樊崇率军进抵湖(今河南灵宝境)、崤底(今河南渑池境),遭到刘秀派遣的大将邓禹、冯异的接连攻击,损失惨重。接着,在宜阳又遭到刘秀亲自率领的大军的截击,大部被歼,刘盆子、樊崇等被迫投降,赤眉军的反抗斗争,也因此而告失败。同年,樊崇和赤眉军首领逄安等再度起义,结果失败被刘秀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