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明朝开国六公爵(明朝开国六公爵二十八侯四十伯)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明朝开国六公爵,以及明朝开国六公爵二十八侯四十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明朝开国六公爵分别是谁?他们的结局如何?

明代开国六公爵:魏国公徐达、韩国公李善长、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魏国公徐达——善终:徐达,为明代开国第一功臣,战功卓著,官至中书右丞相,爵魏国公,死后追赠中山王。1353年,朱元璋回乡募兵,自建势力,这时22岁的徐达欣然应召。

可以看出,明朝开国六公爵中,李善长因“胡惟庸案”受牵连被杀,冯胜因“蓝玉案”牵连被杀,其他四人都是病逝的,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善终的徐达、李文忠、常茂、邓愈都是在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开始之前死的,对这四人而言也是一件幸事。

那明朝开国六公爵的结局如何?明朝开国六公爵的结局,有好有坏,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韩国公李善长 李善长,他对明朝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对明朝的功劳,可与萧何对汉朝的功劳相比,可谓是功臣之首。其被封为韩国公、左柱国、太师、丞相,可谓是位高权重、位极人臣。

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朱元璋大封开国功臣共150人,当然其中最为显赫的就是题主所说的六公爵了,分别为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那么他们的结局究竟如何呢?且听小祁为您细细道来。

明朝开国六公爵 韩国公李善长(1314~1390) 李善长很有聪明才智,熟读法家巨著,是朱元璋的书记,为明朝做出很多贡献。朱元璋有些嗜杀,李善长就劝朱元璋要学习汉高祖刘邦,朱元璋听进了他的话,之后李善长被任命为参谋,倍受信用。据悉后来李善长参与谋反,全家被处死,不过有很多人认为他没有谋反。

明朝开国六公爵是指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封赏的六位功臣,他们分别是徐达、李景隆、刘伯温、马文升、冯胜和常遇春。然而,这六位功臣中却没有汤和,这是为什么呢?本文将从历史资料出发,探讨明开国六公爵下场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明朝开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在明朝建立之前,中国经历了元朝的统治。

明朝开国六公爵是谁?

1、明代开国六公爵:魏国公徐达、韩国公李善长、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魏国公徐达——善终:徐达,为明代开国第一功臣,战功卓著,官至中书右丞相,爵魏国公,死后追赠中山王。1353年,朱元璋回乡募兵,自建势力,这时22岁的徐达欣然应召。

2、明朝时期,开国六公爵是指朱棣(后来的朱棣、太祖、明成祖)、朱高煦(后来的朱高煦、幼祖、明仁宗)、朱标(后来的朱标、世宗、明宣宗)、朱祁镇(后来的朱祁镇、穆宗、明英宗)、朱厚照(后来的朱厚照、宪宗、明孝宗)和朱翊钧(后来的朱翊钧、靖宗、明武宗)。这六位皇帝分别为明朝的开国君主。

3、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朱元璋第一次大封功臣的时候,统共只封了六名公爵,分别是:宣国公李善长为韩国公,信国公徐达为魏国公,常遇春(已死)之子常茂为郑国公,李文忠为曹国公,邓愈为卫国公,冯胜为宋国公。

历史上明朝开国六公爵分别是哪些人?结局怎么样?

明代开国六公爵:魏国公徐达、韩国公李善长、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魏国公徐达——善终:徐达,为明代开国第一功臣,战功卓著,官至中书右丞相,爵魏国公,死后追赠中山王。1353年,朱元璋回乡募兵,自建势力,这时22岁的徐达欣然应召。

明朝开国六公爵的结局,有好有坏,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韩国公李善长 李善长,他对明朝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对明朝的功劳,可与萧何对汉朝的功劳相比,可谓是功臣之首。其被封为韩国公、左柱国、太师、丞相,可谓是位高权重、位极人臣。在当时被封明朝开国六公爵中,李善长是居首位的。

可以看出,明朝开国六公爵中,李善长因“胡惟庸案”受牵连被杀,冯胜因“蓝玉案”牵连被杀,其他四人都是病逝的,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善终的徐达、李文忠、常茂、邓愈都是在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开始之前死的,对这四人而言也是一件幸事。

明朝开国六公爵分别是谁

1、明代开国六公爵:魏国公徐达、韩国公李善长、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魏国公徐达——善终:徐达,为明代开国第一功臣,战功卓著,官至中书右丞相,爵魏国公,死后追赠中山王。1353年,朱元璋回乡募兵,自建势力,这时22岁的徐达欣然应召。

2、明朝时期,开国六公爵是指朱棣(后来的朱棣、太祖、明成祖)、朱高煦(后来的朱高煦、幼祖、明仁宗)、朱标(后来的朱标、世宗、明宣宗)、朱祁镇(后来的朱祁镇、穆宗、明英宗)、朱厚照(后来的朱厚照、宪宗、明孝宗)和朱翊钧(后来的朱翊钧、靖宗、明武宗)。这六位皇帝分别为明朝的开国君主。

3、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朱元璋第一次大封功臣的时候,统共只封了六名公爵,分别是:宣国公李善长为韩国公,信国公徐达为魏国公,常遇春(已死)之子常茂为郑国公,李文忠为曹国公,邓愈为卫国公,冯胜为宋国公。

4、明朝时期朱元璋封赏的六个国公分别是哪些人?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开国功臣,其中,封了六个国公,这是异姓臣子活着时最高能得到的爵位了。他们分别是:李善长韩国公,徐达魏国公,李文忠曹国公,冯胜宋国公,邓愈卫国公,常遇春子常茂郑国公(常遇春病逝于洪武二年)。

5、明代初年,朱元璋一共封了六个公爵,分别是李善长、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以及常遇春的儿子常茂。但是这六个开国公爵,除了徐达之外,其他五个爵位都没能传下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这五个公爵后来都犯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是威胁老朱家的皇权。简单来说,就是谋反。

6、洪武三年(1370年),在将元朝势力赶出中原后,朱元璋大封开国功臣,其中获封公爵者共有六位,即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和卫国公邓愈,并赏赐丹书铁券。

明初开国六位公爵是哪一年封的

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朱元璋第一次大封功臣的时候,统共只封了六名公爵,分别是:宣国公李善长为韩国公,信国公徐达为魏国公,常遇春(已死)之子常茂为郑国公,李文忠为曹国公,邓愈为卫国公,冯胜为宋国公。

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朱元璋第一次大封功臣的时候,统共只封了六名公爵,分别是:进宣国公李善长为韩国公,进信国公徐达为魏国公,封常遇春之子常茂为郑国公,李文忠为曹国公,邓愈为卫国公,冯胜为宋国公。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开国功臣,其中,封了六个国公,这是异姓臣子活着时最高能得到的爵位了。他们分别是:李善长韩国公,徐达魏国公,李文忠曹国公,冯胜宋国公,邓愈卫国公,常遇春子常茂郑国公(常遇春病逝于洪武二年)。备注:朱元璋后期又封了三个国公:信国公汤和、凉国公蓝玉、颍国公傅友德。

根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按照开国功臣们的功勋大小,于洪武三年十一月丙申(公元1370年11月29日,农历十一月十一)对明朝开国功臣们进行了大型封赏,并赐予相应的爵位。

直到洪武三年才开始封赏功臣,并且加封了开国六公爵,然而六公爵却是封了七个人。他们分别是魏国公徐达,韩国公李善长,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俞,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贞,李文忠。

明朝开国六公爵

明代开国六公爵:魏国公徐达、韩国公李善长、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魏国公徐达——善终:徐达,为明代开国第一功臣,战功卓著,官至中书右丞相,爵魏国公,死后追赠中山王。1353年,朱元璋回乡募兵,自建势力,这时22岁的徐达欣然应召。

明朝时期,开国六公爵是指朱棣(后来的朱棣、太祖、明成祖)、朱高煦(后来的朱高煦、幼祖、明仁宗)、朱标(后来的朱标、世宗、明宣宗)、朱祁镇(后来的朱祁镇、穆宗、明英宗)、朱厚照(后来的朱厚照、宪宗、明孝宗)和朱翊钧(后来的朱翊钧、靖宗、明武宗)。这六位皇帝分别为明朝的开国君主。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大封功臣,其中六人位列公爵为诸功臣之翘楚,这六人是韩国公李善长、 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

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朱元璋第一次大封功臣的时候,统共只封了六名公爵,分别是:宣国公李善长为韩国公,信国公徐达为魏国公,常遇春(已死)之子常茂为郑国公,李文忠为曹国公,邓愈为卫国公,冯胜为宋国公。

徐达,是明朝名将,其可谓是朱元璋账下的首席元帅之选。其善于治军、攻城拔寨,可谓是所向披靡。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的过程中,徐达是做出巨大贡献的。在军事方面他战功赫赫、彪炳史册。后来徐达被封为魏国公,为开国六公爵之一。他的结局要比李善长好,是因病去世。

明朝开国六公爵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明朝开国六公爵二十八侯四十伯、明朝开国六公爵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