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司马遹

司马遹

司马遹(278年—300年),字熙祖,小字沙门,晋武帝司马炎之孙,晋惠帝司马衷长子,母才人谢玖,西晋太子。

司马遹自幼聪慧,有其高祖父司马懿之风。但长大后,不修德业,性刚且奢侈残暴,于宫中摆摊切肉卖酒,并在西园销售杂货,以收其利。又好算卦巫术,忌讳颇多。皇后贾南风以其非己出,性情暴虐,恐即位后自己地位难保,便与贾谧等设计谋害,诬陷司马遹谋反,囚于金墉城,后徙许昌宫,派黄门孙虑将其杀害,时年二十三岁。后追谥为愍怀太子,葬于显平陵。

人物生平

武帝喜爱

司马遹的母亲谢玖原是晋武帝后宫的才人,晋惠帝做太子时,将纳妃,晋武帝担心太子年纪小,不知道床笫之事,遂遣自己的才人谢玖到东宫侍寝,由此有了身孕。太子妃贾南风善妒,谢玖害怕儿子和自己受害,于是向晋武帝求还西宫。之后生下司马遹。

司马遹幼年聪慧,很受祖父晋武帝的喜爱,常在晋武帝身边。三四岁了,晋惠帝还不知道有这么个儿子。司马遹曾经与其他皇子一起在殿上嬉戏,晋惠帝来听朝,拉着各位皇儿的手,接着临到司马遹,晋武帝说:“这是你的儿子啊!”司马遹五岁时,宫中曾经晚上失火,晋武帝登楼远望。司马遹拽着晋武帝的衣襟到暗处。晋武帝问他原因,司马遹说:“夜晚仓卒之间,应该防备非常变故,不应让火光照见陛下。”晋武帝因此认为他是奇才。司马遹曾经一次跟着晋武帝观看猪圈,对晋武帝说:“猪很肥,为何不杀掉来犒劳将士大臣,却让它们在这里浪费粮食呢?”晋武帝认为他的主意很好,于是马上让人杀掉这些猪赏赐群臣。并抚摸着司马遹的背,对廷尉傅祗说:“这小儿将来会兴旺我司马家呀!”后来晋武帝当着群臣称赞司马遹像晋宣帝司马懿,于是司马遹的美名便流传天下了。

立为太子

当时有望气占卜的方士说广陵那个地方有天子之气,所以晋武帝便封司马遹为广陵王,食邑五万户。以刘寔为师,孟珩为友,杨准、冯荪为文学。太熙元年(290年),晋惠帝司马衷即位,立司马遹

为皇太子。广泛选用有德望的人为师傅,以何劭为太师,王戎为太傅,杨济为太保,裴楷为少师,张华为少傅,和峤为少保。元康元年(291年),出居东宫,又有诏书说:“司马遹年纪还小,现在出住东宫,只应仰仗师傅和各位贤士之训。他的行止左右,应有正行之人与他周旋,能有所补益。”于是让太保卫瓘的儿子卫庭、司空司马泰之子司马略、太子太傅杨济之子杨毖、太子少师裴楷之子裴宪、太子少傅张华之子张祎、尚书令华暠之子华恒与太子相处,以便互相辅导。

设集卖肉

年纪稍长,太子司马遹却不好学,每天只与左右嬉戏胡闹,也不知道尊敬师傅。皇后贾南风平素就疾恨司马遹名声好,因此暗地让宫内的宦官到司马遹跟前儿谄媚奉承说:“殿下确实应该趁着年轻力壮好好玩乐,何必自我约束呢?”每次见到司马遹发怒了,就叹道:“殿下不知道用威严刑法,天下的人怎么会惧怕臣服殿下呢?”司马遹所宠幸的蒋美人生了个儿子,这个宦官便又对司马遹说应当厚加赏赐,为皇孙多造些玩好之器,司马遹依从。于是,司马遹怠慢松弛日益明显,还常常不上朝侍奉,常在后园游戏。爱好矮车小马,让左右之人骑驰,弄断缰绳,让人堕在地上以取乐。或有违背者,用手捶击他。个性拘泥于小忌讳,不允许修缮墙壁、动瓦盖屋。在宫中开设集市,让人杀牲卖酒,太子亲手拈量斤两,轻重一点不差。他外祖父家是杀羊的屠户,受其影响,司马遹对卖肉非常钟爱。又让西园卖葵菜、蓝子、鸡、面之类物品,从中牟取利润。按东宫旧礼制,每月钱五十万,以备各种费用,司马遹常常预支两个月以供宠幸者之用。洗马江统劝谏他时陈述的五件事,司马遹不采纳。舍人杜锡觉得司马遹不是贾后所生,而贾后性情凶暴,深感忧虑,每每忠心规劝太子修德行纳善言,远离谗言和诽谤。司马遹发怒,让人把针放在杜锡常坐的毡中来刺他,杜锡不知,落座后针扎入臀部,血流不止。

贾氏结怨

司马遹性情刚烈,知道贾谧仗着贾后的地位而尊贵,不能为他所用。贾谧到东宫,司马遹撇下他而到后庭游戏玩耍。詹事裴权劝谏司马遹说:“贾谧在中宫很受宠爱,又有不顺从你的表情,如果有一天搬弄是非,则你的大事就完了。应当谦虚礼让,以防其变,务请贤士,辅翼自己。”司马遹没有听从。当初,贾后母亲郭槐想让韩寿的女儿为司马遹的太子妃,司马遹也想与韩氏结婚以巩固自己。可是韩寿的妻子贾午与贾后都不同意,却为司马遹聘了王衍的小女儿王惠风。司马遹听说王衍的长女漂亮,而贾后聘给了贾谧,心中为此不平,很说了一些不满的话。贾谧曾经与司马遹下围棋,争棋路,成都王司马颖见后呵斥贾谧,贾谧内心更加不平,因此在贾后面前诬陷司马遹说:“太子买了很多田产,多积私财结交小人,是因为想扳倒贾氏的缘故。暗地里听他说过:‘皇后死了以后,我一定要鱼肉贾氏族人。’不但如此,如果皇帝死了,他居帝位,还要效仿以前我们废杨氏的旧例,杀戮我们并在金镛废除皇后,易如反掌。不如早些安排他个处所,另立一位慈顺的太子保卫自己。”贾后采纳了他的意见,又张扬太子的缺点,传布到朝野远近。当时朝野都知道贾后有害太子之意,中护军赵俊请太子发动政变废掉贾后,太子不听。

太子被废

元康九年(299年)十二月,贾后将要废太子司马遹,诈称皇上不舒服,将司马遹诱进宫中,到了,贾后却不与他相见,把他安排在别室,派婢女陈舞逼司马遹吃掉事先准备的醉枣,司马遹便醉得不行。再让黄门侍郎潘岳打了个草稿,模仿司马遹平常的口气,让小婢女拿纸笔和草稿让司马遹抄写下来。司马遹迷乱不能辨,便依从而写,笔画不全的部分,贾后又令潘岳补上。这份抄写的文字中写到:“皇上、皇后你们快点自动退位吧,你们不自动退,我就进宫废掉你们。然后我做皇帝,蒋美人为皇后。”

贾后把它呈给晋惠帝,晋惠帝驾幸式乾殿,召见公卿,让黄门令董猛把司马遹写的和青纸诏书上写着“太子写这样的话,现在我下令赐他死。”的文字遍示各位王公,没有谁敢说话,大臣们看,谁都不敢说一句话,只有张华、裴頠证明这肯定不是太子写的。贾后怕事情有变,便上表免太子为庶人,晋惠帝同意。派和郁持节到东宫宣旨,太子正游园呢,听说皇帝使者到了,便连拜两次接受了诏书,给太子妃留下一封书信,然后步行走出承华门,乘粗牛车,被押解到许昌的金墉城软禁。

被害身亡

第二年(300年)正月,贾后让一个宦官自首说自己与太子司马遹打算谋反。下诏把自首宦官的供词颁示公卿。又派司马澹带一千兵众护送司马遹,另外幽禁在许昌宫的别坊中,让治书御史刘振持节守卫着。在此之前,有童谣说:“东宫马子莫聋空,前至腊月缠汝閤。”又说:“风起兮吹白沙,遥望鲁国郁嵯峨,千岁髑髅生齿牙。”南风,是贾后的名字;沙门,是司马遹的小名。

当初,太子刚废时,太子妃的父亲王衍上书请让小女儿与太子离婚,太子妃王惠风便号哭着回家,路上的行人都为之流涕。

司马遹不当其罪而被废弃后,众情怨恨。右卫督司马雅,是晋室同宗远房的家门,与常从督许超都有宠于司马遹,二人深为感伤,劝赵王司马伦的谋臣孙秀道:“国家没有嫡系继嗣,社稷将危,大臣的灾祸必定会兴起。而您侍奉中宫,与贾后亲密,废太子之事,都说您预先知道,一旦有变故,灾祸必定连累到你。为何不事先谋划一下呢?”孙秀告诉赵王司马伦,司马伦深深采纳。定计之后,孙秀又劝司马伦说:“太子为人刚直凶狠,如果得志之日,必定会放纵性情。您一向侍奉贾后,街谈巷议,都认为你是贾后的同党。现在虽然想为太子建立大功,太子即使要把忿恨埋在心中,也一定不会对你施加赏赐,会说你为民望所逼,反复无常,只是将功折罪罢了。如有小的过失,还不能幸免于诛罚。不如拖延日期,贾后必然会加害太子,然后再废贾后,为太子报仇,既可以有功,又可以得志。”赵王司马伦认为很好。孙秀因此用反间计,说宫殿中的人要废贾后,迎太子回宫。贾后闻之很忧惧,便让太医令程据制成巴豆杏子丸。三月,假诏让黄门孙虑带着药到许昌害司马遹。当初,司马遹恐怕被毒死,常常自己煮饭吃。孙虑把要毒死司马遹的事告诉了刘振,刘振便把太子迁居在小坊中,断绝他的饮食,宫中还是在墙壁上给太子放置饮食。孙虑便逼司马遹服药,司马遹不肯服,便到厕所,孙虑用药杵把他打死,司马遹大声叫喊,喊声传到外面。司马遹死时二十三岁。本打算用庶民之礼安葬他,贾后上表说:“司马遹不幸丧亡,可怜他迷惑悖逆,又早夭折,我悲痛的内心,不能自已。妾私下希望他刻骨铭心,更思孝道,极度虔诚,以正名号。此志不成,更让人酸心遗恨。司马遹虽然罪过很大,但仍是帝王的子孙,若用庶民之礼送终,情实怜悯,特意请求天恩,赐他以王礼安葬。妾确实愚昧浅见不懂礼仪,不胜至情,冒昧地陈述我的想法。”诏书同意用广陵王之礼安葬他。

贾后死后,刘振、孙虑、程据等人被诛杀,下册书恢复司马遹的太子名号,惠帝为太子服长子的斩衰,群臣服齐衰,让尚书和郁率领东宫的官属备制吉凶之制,从许昌把太子的灵柩迎归。谥号叫愍怀。六月二十六日,葬于显平陵。惠帝有感于阎缵之言,建了思子台,原来的属臣江统、陆机都作悼词颂赞。

历史评价

司马炎:“此儿当兴我家。”

房玄龄等《晋书》①“愍怀挺岐嶷之姿,表夙成之质。武皇钟爱,既深诒厥之谋;天下归心,颇有后来之望。及于继明宸极,守器春坊,四教不勤,三朝或阙,豹姿未变,凤德已衰,信惑奸邪,疏斥正士,好屠酤之贱役,耽苑囿之佚游,可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者也。既而中宫凶忍,久怀危害之心,外戚谄谀,竞进谗邪之说;坎牲之谋已构,毙犬之谮遂行;一人乏探隐之聪,百辟无争臣之节。遂使冤逾楚建,酷甚戾园。虽复礼备哀荣,情深悯恸,亦何补于荼毒者哉!”;②“愍怀聪颖,谅惟天挺。皇祖钟心,庶僚引领。震宫肇建,储德不恢。掇蜂构隙,归胙生灾。既罹凶忍,徒望归来。”;③“幼而聪慧”;④“及长,不好学,惟与左右嬉戏,不能尊敬保傅。”;⑤“慢弛益彰,或废朝侍,恒在后园游戏。”;⑥“太子性刚”;⑦“维尔少资岐嶷之质,荷先帝殊异之宠”;⑧“幼禀英挺,芬馨诞茂。既表髫龀,高明逸秀。”

冯梦龙《智囊全集》:“此大智识人,何以不禄?噫!斯人而禄也,司马氏必昌,而天道僭矣。遹谥愍怀,而继惠世者,一怀一愍,马遂革而为牛,天之巧于示应乎?”

上一篇
司马晃

下一篇
拓跋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