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李承宏,以及李承宏傀儡朝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李承宏:广武王。宝应二年(763年)十月,吐蕃军队攻破长安,唐代宗出逃,李承宏被吐蕃拥立为帝。不久后,郭子仪收复长安,代宗复位,将在位两月的李承宏废黜,安置于华州。李承宏不久死去。[16]李承宁:嗣邠王。李承寀:煌王,拜宗正卿。
中宗于是下旨册封李奴奴为金城公主,和亲吐蕃,嫁给吐蕃赞普赤德祖赞。此时的金城公主才10岁。公元709年,吐蕃1000多人组成的豪华迎亲使团来到了长安,首领是吐蕃大臣、赤玛伦的弟弟尚赞咄。此次求婚不但规格很高,且聘礼丰厚,从皇帝到公主,人人有份。
李显复位之后,不在如同之前那般庸弱无作为,在位期间反而励精图治,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因此李显的帝王之路虽然比较坎坷,但这也使他在后期能够醒悟并恢复唐制。
在这个前提下,吐蕃再次提出和亲,那么前去和亲的公主,地位就不一样了。金城公主依旧不是唐中宗的女儿,没有哪个皇帝愿意把亲生女儿送去和亲的,这也说明和亲是怎么回事了。吐蕃派遣了1000多人的迎亲队伍,不远万里前来迎接金城公主。而唐中宗这边也不含糊,派遣左骁卫大将军扬矩将金城公主护送进入吐蕃。
北面的突厥进犯骚扰,西面的吐蕃也发兵滋事,最后,中宗只得将养女金城公主送到吐蕃和吐蕃首领尺带珠丹结婚,这才平息了西部边境。这次联姻和太宗时期的文成公主外嫁不同。一为松赞干布的求婚,彰显了大唐的领导地位;一为兵临城下,被迫把女儿嫁出去求和,丢大唐的脸面。
1、公元765年,吐蕃在唐朝叛将仆固怀恩的勾引下,再一次进攻长安。而这一次,老将郭子仪以自己的个人威信策反了吐蕃的盟友——回纥,这才勉强将吐蕃赶出境外。然而即便如此,吐蕃对唐朝长安以及关中的威胁,仍没有一丝一毫地减缓。 更可怕的是,吐蕃人不仅攻击关中,同时也在唐朝大后方——蜀地搞事。
2、吐蕃和唐朝的关系也是多年不和,与宋朝和金国倒是有几分相似之处。两国之间的相爱相杀持续了许久许久。而吐蕃攻占长安的次数也不少,最长的一次长达15天。事情发生在安史之乱之后,这时唐朝的大部分兵力都在平定叛乱,而且本应该驻守边疆的那些兵力也都被调来平定叛乱。
3、吐蕃军队好不容易达到长安15天后就撤走的根本原因,无非是无法守住长安都城,而唐朝人也不会让吐蕃人长期占据长安而坐视不理的。所以吐蕃退出长安,回到自己擅长打理的地方是明智的。唐朝经历安史之乱之后,国力大大减弱,所以造成了国力空虚,使吐蕃军队趁虚而入。
4、安史之乱后,吐蕃人趁秋高马肥之际,多次东侵,每一次进军都达到数十万人之多,史料记载:吐蕃人进军总能联营数十里,金鼓齐鸣,铺天盖地。为了抵御吐蕃人的进攻,唐朝每年都要组织防秋军。然而,即使是防秋军仍阻挡不住吐蕃人的攻势。
5、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实力大损,各地叛乱不断,此时西南剽悍的吐蕃趁势联络回鹘军队共同进犯长安。由于兵力调往各地平反,长安城守备空虚,陷落吐蕃手中,吐蕃也趁机拥立傀儡掌握朝政。
李承宏,本名李承宠,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章怀太子李贤之孙,邠王李守礼之子,金城公主的兄弟。开元初年,封为广武王。宝应二年(763)十月,吐蕃趁唐朝内乱,攻破长安,导致唐代宗出逃,拥立李承宏为帝。后来,名将郭子仪收复长安,迎接唐代宗回京复位。
唐代宗室,金城公主的兄弟,生卒年代不详,为章怀太子李贤之孙,邠王李守礼之子,本为广武王,一名承宠。宝应2年(763)十月,吐蕃军队趁唐朝内乱而短暂占长安,唐代宗出逃,吐蕃立其为帝。后唐将郭子仪收复长安,代宗回到长安,将他废黜,流放华州。李承宏不久死去。
唐高祖李渊唐高祖李渊(566年出生於长安,635年逝世于长安)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唐太宗,名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后的庙号。他还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唐高祖李渊 (566年出生於长安,635年逝世于长安)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的父亲李虎是西魏的太尉,死后被追封为唐国公。李渊七岁时他父亲逝世,他世袭为唐国公。李渊是隋炀帝的姨表兄弟,他的母亲和隋炀帝的母亲是鲜卑贵族独孤氏的亲姐妹,他曾深受隋炀帝的重用。
李承宏在历史上的记载中,经历了从封王到立帝的过程,后又遭受吐蕃的侵扰,被迫退位。之后,他又担任了一些重要的官职,并且在与回纥的交往中,娶回纥公主为妃,获得了恩宠。最终,他以司空的官位去世。
史书记载 旧唐书·列传第三十六 李承宏,开元初封广武郡王,历任秘书员外监,又为宗正卿同正员。广德元年,吐蕃凌犯上都,乘舆幸陕。蕃、浑之众入城,吐蕃宰相马重英立承宏为帝,以于可封、霍环等为宰相,补署百余人。旬余日,贼退,郭子仪率众入城,送承宏于行在,上不之责,止于虢州。寻死。
唐殇帝:李重茂。李重茂(695年-714年),即唐殇帝,又称“唐少帝”,唐中宗李显第四子,生母不详。圣历三年(700),封北海王,后进封温王。景龙四年(710)唐中宗死后,李重茂被韦后立为皇帝,而形同傀儡,实权均属韦后。同年,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诛杀韦后,李重茂被废。
朱元璋:当时坐不当使此曹掌兵政,故肆恣暴横。然其时李辅国、程元振及朝恩数辈势皆极盛,代宗一旦去之,如孤雏腐鼠。大抵小人窃柄,人主苟能决意去之,亦有何难?但在断不断尔。
是可惜!唐朝的灭亡,藩镇是罪魁祸首。从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到公元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唐朝灭亡,唐朝共享国289年。“弱唐者,诸侯也;既弱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
关于李承宏和李承宏傀儡朝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上一篇
傅庆(傅庆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