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祝聃(祝聃射王中肩翻译)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祝聃,以及祝聃射王中肩翻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什么意思

“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的意思是:周桓王的军队被打败,郑国的将领祝聃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此句出自《春秋左氏传》,讲述的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国中有一个郑国,和周天子的关系一直很好。平王东迁就曾立下汗马功劳,因此一直得到周天子的宠信,担任周朝的卿士(也就是后来的宰相,现在的总理)。

这个人是祝聃,一箭射中了周桓公的肩上,史称“射王中肩”。事件经过: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人属焉。

天子亲自率军攻打郑国,郑国社稷无陨。王卒大败。祝聃射中王肩,还想乘胜追击。郑庄公说:君子不能欺人太甚,哪里敢欺凌天子呢?能保住自己的国家免于危难就足够了。夜间郑庄公派遣祭仲去慰问周桓王,同时也慰问了他的左右随从。

到“周郑互质”,周天子与郑国互派质子,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就是这样也没有阻止周郑继续交恶,随后“繻葛之战”中,发生了《左传》桓公五年所说的“郑师合以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周天子就剩下了“尊王攘夷”的政治招牌还可以利用了。

先偏後伍,伍承弥缝,战于繻葛,命二拒曰:“旝动而鼓”,蔡卫陈皆奔,王卒乱,郑师合以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军。祝聃请从之,公曰:“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陵天子乎?苟自救也,社稷无陨多矣”,夜,郑伯使祭足劳王,且问左右。 王以诸侯伐郑。王者,周桓王。

祝聃的祝聃之死

1、面对祝聃的质问,庄公解释道:“若因射王之事而记录其功,恐怕会引起世人的非议。”祝聃对此深感愤慨,最终背部生疮,郁郁而终。尽管如此,庄公私下里对祝聃的家人表达了哀悼,命令厚葬以示尊重。

2、郑庄公自胜王师,深嘉公子元之功,大城栎邑,使之居守,比于附庸。诸大夫各有封赏;惟祝聃之功不录。祝聃自言于庄公。公曰:“射王而录其功,人将议我。”祝聃忿恨,疽发于背而死。庄公私给其家,命厚葬之。

3、大城栎邑。使之居守。比于附庸。诸大夫各有封赏;惟祝聃之功不录。祝聃自言于庄公。公曰:“射王而录其功。人将议我。”祝聃忿恨。疽发于背而死。庄公私给其家。命厚葬之。小说《东周列国志》详细刻画了周郑交质和祝聃射周桓王肩这件事情通俗易懂。参考现代《狼烟烽火-周朝那些人事儿》。

4、郑国的战将祝聃率兵追杀在前,远远地弯弓搭箭,朝着周桓王奋力射击,正中桓王左肩。祝聃见射中了周天王,更是精神抖擞,驱车追赶,想把周天王活捉回去请功,正在这时,却听到郑庄公鸣金收兵,只得返回。

周桓王曾被郑国哪位大将射中肩膀?

是春秋时期郑国的一位大将,周桓王十三年,周桓王伐郑,郑庄公抵抗,在繻葛作战,最后周桓王的臂膀被祝聃射中一箭。祝聃请求前去追赶,但郑庄公认为君子不能欺人太甚,何况对方还是周天子,于是就不再追击下去。当晚他委派祭足去周营去慰问负伤的周桓王。此事表示周王室天子权威的衰落。

祝聃 祝聃,春秋郑国一位大将,周桓王十三年(郑庄公三十七年,前707年),周桓王伐郑,郑庄公抵抗。在繻葛(今河南省长葛东北)作战,最后周桓王的臂膀被祝聃射中一箭。祝聃请求前去追赶,但郑庄公认为君子不能欺人太甚,何况对方还是周天子,于是就不再追击下去。

后来,在战争中,周桓王的军队被打败,郑国的将领祝聃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

祝聃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祝聃射王中肩翻译、祝聃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