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德文(386年—421年),字德文,即晋恭帝,东晋最后一位皇帝。晋孝武帝司马曜次子,晋安帝司马德宗之弟,母为淑媛陈归女。司马德文初封琅邪王,之后历任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司徒、录尚书六条事等官职。晋安帝被桓玄所废时,司马德文与晋安帝都居于浔阳;桓玄败死后被迁至江陵。元熙元年(419年)刘裕杀晋安帝,立司马德文为帝,年号元熙。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司马德文禅位于刘裕,东晋自此灭亡。司马德文被废为零陵王,同年九月,刘裕派人以棉被闷死司马德文,时年36岁,死后葬于冲平陵。
太元十一年(386年),司马德文出生,母为淑媛陈归女(晋安帝即位后,尊为德皇太后)。司马德文初封琅邪王,之后历任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司徒、录尚书六条事等官职。元兴初年,迁任车骑大将军。
隆安二年(398年),兖州刺史王恭和豫州刺史庾楷,因对尚书左仆射王国宝等不满而领兵反,司马德文不得不杀王国宝来平息这场风波。
隆安三年(399年),王恭、庾楷协同荆州刺史殷仲堪、广州刺史桓玄等再反,叛军一直攻到建康附近才被抵御,王恭被杀。与此同时,在浙江、江苏一带孙恩的叛军也声势浩大。
隆安四年(400年),孙恩攻会稽,隆安五年(401年)攻浃口、临海、广陵,晋军多次战败。隆安六年(402年)孙恩直接威胁建康,建康被封锁,城内饥荒。桓楚永始元年(403年),司马德文亲征桓玄,司马德文数次战败。桓玄自封为丞相、太尉。同年孙恩为临海太守辛景所败,自杀身亡。桓楚天康元年(404年)一月二十九日,桓玄杀司马道子,从此成为东晋的主宰者。他于同年秋又自号楚王、大将军。并进封司马德文为太宰,加兖冕之服,绿綟绶。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桓玄篡位,改国号为楚,史称桓楚,贬晋安帝为平固王,司马德文也被贬为石阳县公。东晋义熙元年(405年)一月十九日,司马德文与晋安帝都被逐出建康,居于浔阳。
义熙元年(405年)三月二十四日,刘裕举兵攻桓玄,桓玄军队大败。桓玄挟晋安帝和司马德文逃往江陵。六月十九日,桓玄被杀,晋安帝为皇帝,复封司马德文为琅邪王,又加封为徐州刺史、大司马、司徒。但好景不长,六月二十六日桓玄的将军桓振又攻陷江陵,晋安帝司马德宗被俘。
义熙二年(406年)三月二日,晋安帝司马德宗才再脱叛军之手。桓玄的叛变终于摧毁了东晋的皇权,刘裕成为东晋举足轻重的人物,为南朝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从义熙八年(412年)开始,刘裕在朝中独掌大权,排挤和迫害与他不和的大臣,矫晋安帝诏以令外地刺史。刘裕当政之后,司马德文知道刘裕有篡位与杀害晋安帝的企图,而且晋安帝本人不辨饥寒,司马德文便随侍于晋安帝左右;后来司马德文生病,出搬到宫外居住。
义熙十五年(419年)一月二十八日,刘裕派王韶之杀害晋安帝。刘裕本人有意自称皇帝,但由于图谶所言“昌明(晋孝武帝)之后有二帝”,于是刘裕为符合图谶所言,便于立司马德文为皇帝,次年改年号为元熙。
元熙二年六月壬戌(420年7月5日),刘裕见时机成熟,命令党徒傅亮草拟好禅位诏书,入宫逼迫司马德文誊抄。司马德文欣然接受,执笔抄写诏书,并对左右说:“桓玄篡位时,晋室已经失去天下了,因为有刘公(刘裕),才延长了将近二十年的国祚。今天做这件事,是心甘情愿的。”两天后,司马德文退居到琅邪王府,百官向晋帝告别,东晋至此灭亡。
刘裕登位后,降司马德文为零陵王,把他迁到秣陵,正朔、车驾、衣服等都依晋朝规格,由冠军将军刘遵考带兵看管。
司马德文皇后的兄长褚秀之、褚淡之,原封为晋朝的太常卿和侍中。这时见皇帝、皇后落难,他们就背主求荣,甘当刘裕的走狗,协助监视帝后。褚皇后生下一个儿子,褚秀之兄弟遵照刘裕命令,将男婴害死。刘裕也想暗害司马德文,司马德文因而日夜惊恐,整天和褚皇后共处一室,一切饮食也都由褚皇后亲自动手,使刘裕一时无法下手。
永初二年(421年)九月,刘裕命令琅琊侍中张伟携毒酒一瓶,前去秣陵鸩杀司马德文。张伟不忍谋害故主,回去又难以交代,就叹道:"要毒杀主君去让自己活下去,不如死了!"竟在路上喝下毒酒自尽。刘裕闻讯大怒。于十一月十日派褚淡之假意去探望褚皇后,命令自己的亲兵暗暗跟在后面。褚皇后听到兄长来了,出外相见。亲兵乘机越墙进入司马德文室内,将毒酒放在他面前,逼他快饮。司马德文摇头拒绝说:“佛教教义中说,人凡自杀,转世不能再投人胎。”兵士便将他挟上床去,用被子蒙住他脸面,用力扼死,然后跳墙而去。司马德文被杀后,谥号恭皇帝,十一月辛亥(12月16日),葬于冲平陵,刘裕带领文武百官亲临送葬。
房玄龄等《晋书》:①“帝幼时性颇忍急。”②“安帝既不惠,帝每侍左右,消息温凉寝食之节,以恭谨闻,时人称焉。”;③“安承流湎,大盗斯张。恭乃寓命,他人是纲。犹存周赧,始立怀王。虚尊假号,异术同亡。”
④“若乃世遇颠覆,则恭皇斯甚。于越之民,讵熏丹穴,会稽之侣,宁叹入臣。去皇屋而归来,洒丹书而不恨。夫五运攸革,三微数尽,犹高秋凋候,理之自然。观其摇落,人有为之流涟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