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沮渠牧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沮渠牧犍活了多少岁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沮渠牧犍,一名沮渠茂虔,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第三子。沮渠牧犍聪颖好学,和雅有度 ,初任敦煌太守。 公元433年(义和三年)四月,沮渠蒙逊病重,北凉国内贵族和大臣们共同商议,认为沮渠蒙逊世子沮渠菩提年纪幼小,决定立沮渠菩提的哥哥沮渠牧犍为世子,并加授沮渠牧犍为中外都督、大将军、录尚书事。
沮渠牧犍(?—447年),一名沮渠茂虔1,匈奴支系卢水胡人,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第三子,十六国时期北凉君主,433年―439年在位。北凉义和三年(433年),沮渠蒙逊去世,沮渠牧犍即河西王位,改元永和。
公元439年,拓跋焘攻克姑臧后,继续对河西地区施压,派遣镇南将军奚眷进攻酒泉。当时,沮渠牧犍的弟弟沮渠无讳意识到自己难以与北魏抗衡,明智地放弃酒泉,逃往高昌寻求庇护。半年后,无讳卷土重来,夺回失地,北魏因正忙于南征,暂时忽略了河西,封无讳为酒泉王。
沮渠牧犍自幼崇尚知识,酷爱学习,对有学问的人充满敬意。即位后,他重视文化,招揽西北地区的人才,如阚驷逊、张湛、所敞、阴兴、宋钦、赵柔、程骏、程弘等,有的被委以重任,有的担任太学导师,甚至辅导太子学习。作为北凉的统治者,他深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北魏的重视让他得到了拓跋焘的青睐。
沮渠牧犍在北凉义和三年,即公元433年,接过了其父蒙逊的王位,被尊为河西王,并宣布改元为永和。这一时期,北魏的统一华北之势如破竹,不可阻挡。
民族的话,应该是从文化来看,在中国古代是这样的观点,主要是儒家思想是这样认为的。
沮渠牧健在北魏度过了几年养尊处优的生活后,被拓跋焘逼得自杀,为了一个女人,落得亡国身死的下场,如果沮渠蒙逊复生,怕是后悔传位给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倾心仰慕中原汉文化,在他的领导下北魏迅速掀起了一场全面汉化的改革运动:鲜卑人开始放弃自己的语言文字服饰姓氏,纷纷改说汉语、着汉装、取汉姓,此举引起鲜卑内部保守势力的不满,尤其是随着北魏的都城从靠近长城边塞的平城迁到位于中原的洛阳后北魏朝廷对北方的戍兵战士们越来越不上心。
大约传了400年,末代君主是桀,这个君主自比是太阳,鱼肉百姓,他在攻打有施的时候,收了一个妃子妹喜,经常和她游玩,而他的边境却是越来越强大的游牧民族,商朝的开国君主汤便乘机攻打了夏朝,两军鸣条之战,夏军大败,夏桀出逃,死于南巢。
在五胡十六国的纷争中,沮渠牧犍,这位北凉的君主,犹如一叶孤舟在夹缝中艰难求存。他延续父亲的外交手腕,向南朝宋和强大的北魏表忠诚,试图在乱世中保有一席之地。然而,命运的复杂纠葛并未给他喘息之机。
史上偷情代价最严重的是北凉末代皇帝沮渠牧犍的偷情事件。以下是具体的原因:导致国家灭亡:沮渠牧犍作为北凉国的末代皇帝,因与嫂子李氏偷情,引发了与北魏之间的冲突。最终,北魏太武帝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北凉,导致北凉灭亡。
然而,北凉的末路在460年来临,柔然攻占高昌,沮渠安周不幸遇害,标志着北凉王朝的灭亡。这一系列事件见证了沮渠家族与北魏的斗争,以及河西地区政权更迭的动荡历史。
北凉是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政权,也是最后一个十六国政权。它始建于公元397年,由段业创建,后来在沮渠蒙逊的领导下得到发展。沮渠蒙逊去世后,其子沮渠牧犍继位。然而,公元439年,北魏围攻北凉的首都,沮渠牧犍被迫投降,北凉因此灭亡。
关于沮渠牧犍和沮渠牧犍活了多少岁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