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冯铨,以及冯铨长相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冯铨,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即公元1613年,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起初担任翰林院检讨。然而,因父亲受到弹劾被免职,冯铨也回到家乡。天启四年,魏忠贤进香涿州,冯铨在路旁跪拜,因此获得恢复官职,并晋升为右赞善兼检讨。次年七月,他晋升为谕德兼检讨,并补任经筵讲官。
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三日,多尔衮命抚按查明并赡养明代诸王的遗腹子,冯铨等赶忙叩头谢恩,多尔衮说他们不忘旧主,冯铨答曰:“一心可以效忠两位君主,但是对一位君主不能二心啊”,以明其仕清忠心不二。同年闰六月十二日,冯铨回奏多尔衮论明末党争时说:“诸位大臣的所作所为都瞒不过王爷啊”。
明臣与明将的多面人生 明臣如吴伟业(苏州)、冯铨(保定),他们的结局各有不同,有的自然离世,有的选择附权,如著名书法家王铎,虽为东林党人,却在马士英的影响下走向不同道路。他们的儿子,如王无党和左梦庚,也各自面临家族的荣誉与背叛的考验。
吏部尚书崔景荣毫无悬念地随即被免职,而杨涟最后的一个生还机会就这样被冯铨搅黄了。魏广徵辞职了,冯铨递进为大学士,有他这样一个政治流氓做帮凶,魏忠贤打击东林党人就更加得心应手了。但因过度嚣张,民愤极大,入阁不久即被阉党自家兄弟崔呈秀弹劾而罢官。
1、冯铨(1595—1672年),字振鹭。顺天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中国明清贰臣。明万历进士,受检讨。1天启五年(1625),谄事魏忠贤,以礼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内阁,不久即晋尚书,加少保兼太子太保。次年即免罢。崇祯初以谄事魏忠贤,赎徙为民。顺治元年(1644年)降清,令以大学士原衔入内院佐理机务。
2、明末清初涿州(今河北涿县)冯铨(1519--1672)编选,刘光暘摹勒,收录晋、唐、宋、元法书,自王羲之至赵孟頫,共二十一家,八十馀件书迹。冯氏刻此帖始於明崇祯间,中经丧乱,至清顺治初年还未刻完,遂以行世,所刻仅五卷,且次序不一致。後原石为内府收藏,乾隆四十四年建快雪堂以嵌置帖石。
3、十狗首领是吏部尚书周应秋。周在万历中曾官工部侍郎,及魏忠贤得势,为左都御史,天启六年七月代王绍徽为吏部尚书,“称官索价,每日勒足万金,都门有‘周日万’之曰。”曹钦程也是十狗之一,他曾为吴江知县,贪污狼藉。
4、后晋宰相冯道,南唐宰相冯延己,北宋宰辅冯拯,北宋状元冯京,明朝户部尚书冯铨,清朝进士冯成修,太平天国领导人冯云山等,都是当时的名臣良将。 广东冯氏始自何时,源于何人,说法不一。 笔者倾向于自冯业始。 冯业为冯弘三子,公元436年北燕王冯弘被北魏所败,北燕亡。
5、作为历史上最早的私人丛帖之一,《绛帖》自宋代开始就被广泛翻刻,拓本种类繁多。翁方纲,这位既身为书法家又为学者的人物,对这部帖集有着深厚的兴趣。他为明末冯铨(字伯衡)所编纂的《绛帖》撰写了跋文,对帖中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考订和研究。
冯铨的生平如下:早年经历:冯铨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起初担任翰林院检讨。后因父亲受到弹劾被免职,回到家乡。天启年间:天启四年,冯铨在路旁跪拜进香的魏忠贤,因此获得恢复官职,并一路晋升,最终成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短短一年中,冯铨即升为朝廷辅臣,官居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成为阉党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七月,东林党著名人物杨涟上疏举劫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状,魏忠贤对他恨之入骨,想到联系外廷的大臣来帮助。冯铨致书魏忠贤之侄魏良卿,转致魏忠贤在外廷的力量得以保证。
明臣如吴伟业(苏州)、冯铨(保定),他们的结局各有不同,有的自然离世,有的选择附权,如著名书法家王铎,虽为东林党人,却在马士英的影响下走向不同道路。他们的儿子,如王无党和左梦庚,也各自面临家族的荣誉与背叛的考验。
是年七月,浙江道御史吴达上疏弹劾阉党余孽,矛头直指冯铨及其党羽孙之獬等。高层官员中如洪承畴、金之俊等均是南方人,不会支持冯铨。多尔衮考虑到冯铨这些人死心塌地效忠于满洲贵族,如果处罚了他们,朝中南方官员得势,于清朝统治可能发生不利影响。所以过了十天,多尔衮仍未表态。
乡试时一经为第一,万历三十二年成进士,累官少詹事,礼部侍郎。 天启四年(1624年)六月,东林党人左副都御史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罪状。魏忠贤大兴党狱,为了迫害东林党人,就乘机诬陷东林党人接受熊廷弼贿赂。
1、冯铨,涿州人,明代万历年间的进士。他因与魏忠贤结盟,官运亨通,担任过文渊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加少保兼太子太保,是朝廷中的重量级人物。然而,随着魏忠贤的倒台,冯铨也遭受了惩处,被判处杖刑,后被释放为民。改朝换代后,冯铨找到了新的机会。
2、冯铨虽然在家休息,但同样不可小觑。清军入江南之后,多尔衮立刻请冯铨出来做官。冯铨在满清仕途通畅,从大学士到太傅、到太师再到太保,一直活到了康熙十一年,康熙给他的谥号是“文敏”。 很多人都说冯铨是汉奸,可问题是:冯铨能在满清朝堂上官运亨通,本身就证明他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3、促使吴三桂蜕变为汉奸的客观原因 明季之末大量的明庭故臣变作汉奸的原因是多式多样的。常见的是战穷活命型和投效觅官型。前者典型为洪承畴、祖大寿等,后者典型为张存仁、马光远、冯铨等。吴三桂跟他们都不同。吴三桂没有战穷。山海关和五万将士均在他掌握之中。他官至明庭总兵官、平西伯。
关于冯铨和冯铨长相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