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小金川(小金川河)

今天给各位分享小金川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小金川河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大小金川是如今什么地方

1、大金川是现在四川阿坝金川县,小金川是现在四川小金县。大、小金川西连甘孜藏族自治州,与康藏通,东连成都平原进入川西高原的咽喉——汉川县,是嘉绒藏区通往汉族地区的要道之一。

2、大金川是现在四川金川县,小金川是现在四川小金县。金川县位于川西北高原,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大渡河上游,隶属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较大。小金县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下辖县。藏名赞拉,凶神之意。因境内小金川得名。

3、丹巴藏寨 丹巴县位于四川西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旁,与道孚、康定县和阿坝州小金、金川县接壤,全县总全面积5649平方公里,辖一镇十四乡,居住着以藏族为主的15个民族共7万余人。

小金川的土司制度在清朝有哪些变革?

1、历史上,小金川地区曾是土司的领地。在明代,这片土地隶属于金川寺演化禅师的管辖,到了清朝顺治七年(1650年),朝廷内部授职,进一步明确了其行政地位。小金川土司的权力中心就设在今天的四川小金,其管辖范围涵盖了现今小金川流域的广袤区域。

2、因此,元明清以来的历代中央王朝在此推行土司制度,羁縻、管理其地。到清雍正之后,大、小金川土司势力壮大,常常恃强凌弱,蚕食邻近土司,使川西边地不得安宁。到乾隆年间,这种态势不但没有得到遏制,反而两金川土司势力有了进一步的扩大。

3、乾隆正是借助平定大小金川事件,对西南少数民族世袭的土司施压,树立清政府的权威,以此来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实现由割据自治向建立州县转变。

4、乾隆31年,小金川土司泽旺之子僧格桑发兵进攻鄂克什、明正两土司,清朝随即发兵救援,这次进攻小金川战役的战斗十分顺利,清军很快攻克了小金川,僧格桑被迫逃往了大金川。第2年,清军开始进攻大金川,第二次大小金川战役正式爆发。

大小金川之乱概述

1、大小金川之乱,发生在清朝乾隆年间,其核心区域位于四川大渡河流域的金川地区。起始于乾隆十二年(1747),大金川安抚司莎罗奔率军突袭小金川,四川巡抚纪山出兵镇压,却遭遇败绩。随后,云贵总督张广泗和大学士讷亲督军介入,但苦战半年,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胜利。

2、为应对这一困境,清廷在战后的北京西山修建了模拟战场,即团城演武厅和周围的山地碉堡,旨在训练一支专攻山地战的特殊部队。这支由两千多人组成的奇兵在平定大小金川第二次叛乱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证明了其战略价值。从大小金川之战中,清廷深刻认识到利用地形设置障碍的战略优势,将这一经验应用到其他地区。

3、年,温福战死,清廷又派阿桂为将军,增兵金川。经多次血战,清军死伤众多,终于于1776年初取胜。历时五年、死伤逾万人、耗银7000万两的第二次金川之役至此结束。战后,清朝在大小金川分置阿尔古、美诺两直隶厅。

4、战后,清廷废除两金川土司制度,设立厅委官,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直接统治。

5、在云南和贵州,这项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地抑制了土司的特权和不法行为。然而,在四川地区,尤其是与云、贵接壤的少数民族地区,虽然“改土归流”得以实行,但在川西藏区却遇到了阻力,引发了著名的大小金川事件。这一事件反映了当地土司和朝廷之间的矛盾,以及改革在某些地区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6、大小金川之役,又称平定两金川,是清军平定四川西北部,金川土司两次动乱的合称。第一次金川之役为十二年(1747年)大金川安抚司莎罗奔私自进攻明正土司,清廷调兵征讨。十四年(1749年)莎罗奔投降。

关于小金川和小金川河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