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王鏊(鏊怎么读)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王鏊,以及鏊怎么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指的是谁

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指的是王鏊。王鏊(1450年9月22日—1524年4月14日),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其为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名臣、文学家。王鏊自幼随父读书,聪颖异常。他八岁能读经史,十二岁能作诗。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

王鏊卒于家乡,追封太子太傅,谥号“文恪”。其墓位于东山镇陆巷梁家山西麓,面迎太湖。墓地规模宏伟,封土厚达4米,罗城直径约20米。神道之前有石坊,石柱上镌有楷书对联:“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墓前左右碑亭各一座,中各树明嘉靖帝御祭碑一块。

王鏊曾连捷解元、会元、探花,其门人唐伯虎称他为“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王鏊母亲姓陆,其村因此得名。陆巷古村源于南宋,距今逾千年,是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村落,村中有明代老街、三元牌楼,各种厅堂鳞次栉比。陆巷古村名人辈出,被誉进士摇篮、教授之乡。

王鏊,明代苏州东山镇陆巷村人,官至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追封太子太傅,谥号“文恪”。他博学多才,文章尔雅,对弘治、正德间的文体产生了重要影响。墓地位置与规模:位于东山镇陆巷梁家山西麓,面迎太湖。墓地规模宏伟,封土厚达4米,罗城直径约20米。

王鏊王鏊故居

另外一处王鏊故居,名为怡老园,则位于苏州市的繁华学士街上。这座园子虽然具体信息未详,但可以想象,它定是融合了苏州园林的精致与雅致,为王鏊晚年的生活增添了宁静与乐趣。怡老园以其独特的园林艺术,延续了王鏊对于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成为了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又一见证。

王鏊故居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学士街与古吴路交叉口西北约100米的地方。这里是明代著名文人王鏊的昔日居住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王鏊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式建筑,古朴典雅,布局精巧。整个故居占地虽不大,但处处透露出浓厚的文化气息。

王鏊出生于苏州陆巷,王鏊故居是惠和堂。王鏊的官位并不是宰相,而是明朝的户部尚书属于一品官员。据史料记载王鏊于明景帝景泰元年八月十七日(1450年9月22日 )在洞庭东山震泽乡胥母界陆巷口王氏三槐堂王琬旧第出生,其父王琬曾任光化知县。

王鏊故居位于苏州东山陆巷,是王鏊的祖屋遗迹之一。故居内建有王鏊纪念馆,展示了这位历史人物的生平和成就。纪念馆背山面湖,环境优美,是一个值得一游的景点。故居所在的古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自然风光闻名,成为苏州重要的旅游景点。吴宅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江南园林,建于清代,由吴中名士吴启周所建。

王鏊家庭情况

正德十一年(1516年),王鏊又收侧室万氏,生育了他们的另一个儿子延昭。至此,王鏊的家庭成员丰富起来,包括四子五女。他的长子是延喆,接着是延素,然后是延陵和延昭。长女嫁给了徐缙,次女则许配给了朱希召,三女出嫁邵銮,四女下嫁靳仁,五女则与严濡联姻。

王季烈,字晋余,号君九,又号螾庐,是一位出生于1873年9月7日的晚清苏州士大夫家庭成员,明代政治家王鏊的后裔。他的父亲王颂蔚是三品官,母亲谢长达则是一位教育家,创办了振华女校。王家人才辈出,不仅有科技专家和教育家,如王季同、王季点等,还有著名的科学家何泽慧、何怡贞等。

到清代末期科考废止,灵石两渡何家中进士者15人:在清廷中枢机关——内阁、各部院衙门、内府以及地方文武官衙门供职者六十余人。直到今天,两渡何家仍是研究明清时期文化家族何以繁盛的一个典型例案。1909年,何澄经明代大学士王鏊第十四世孙、晚清著名的物理学翻译家、曲学家王季烈介绍,与其妹王季山结婚。

王鏊(1450—1524),字济之,号守溪,晚年又号拙叟。文学家,吴县东山陆巷人。明成化十年(1474)乡试,明年会试均第一,廷试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王鏊秉性耿介,与宦官刘瑾势力斗争,与大学士李东扬力救被刘瑾加害几死的崔璿、姚祥、张玮、韩文、刘健、谢迁杨一清、刘大夏等官员,得以免死。

出身于晚清苏州的一个士大夫家庭,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鏊的后裔。他的父亲王颂蔚在朝廷任三品官,有文史考证著作多种,是蔡元培参加会试时的恩师。王季烈的母亲谢长达是近代著名女教育家。她志在振兴中华,创办振华女校,在家庭内则严课子女,教以义方,励以大志。

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

王鏊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鏊怎么读、王鏊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