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足利义政(足利义政日语)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足利义政,以及足利义政日语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山紫水明处——行走的日本历史(五):战国时代(公元1467年~公元1615年...

1、至15世纪中叶,日本割据达到顶峰,全国上下犹如一片干涸的土地,一触即分。应仁之乱(公元1467年~公元1477年)始于一场权力斗争。1442年,仅9岁的足利义政即位,成为第八代将军,由细川胜元与山名宗全辅佐。

2、江户时代的社会矛盾显现,幕藩体制限制阶级流动,造成社会不平等。资产阶级和农民逐渐壮大,冲击着上层统治。日本对外关系在1549年后发生变化,贸易与航海发展,朱印船制度促进交流,但最终实施闭关锁国政策,阻断了与世界的联系。锁国导致社会停滞不前,日本民族陷入孤独、阴郁的境地,成为帝国维持的代价。

3、江户时代的日本,是一个等级森严、封闭的世界。尽管有农业的繁荣和商业的活跃,但幕府体制的僵化和对外交流的受限,使得社会的发展缺乏活力。外部世界的冲击,如黑船事件,敲响了江户时代的丧钟,预示着日本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足利义政人生经历

足利义政,出生于永享8年(1436年)1月2日,是第6代将军足利义教的第三子,原名足利义成。1441年,父亲被暗杀后,足利义胜继任将军,但两年后去世,足利义政在管领畠山持国等人的支持下,于宝德元年(1449年)正式成为第8代将军。上任初期,他试图恢复祖父和父亲的政策。

结束语一休晚年时,室町幕府的将军是足利义满的孙子足利义政,当时因为足利义政无能,导致日本爆发了“应仁·文明之乱”,京都满目疮痍,民不聊生,一休的一生也经历了室町幕府的鼎盛时期、由盛转衰时期以及最后的衰弱时期,可以说是非常传奇的一生了。有的。

年(宝德二年),山名持丰出家后从政坛引退,家督由山名教丰继承。之后,他与管理幕府政务的管领兼女婿细川胜元产生矛盾,双方开始对立。当将军足利义政的夫人日野富子生下了足利义尚后,原本决定由义政的弟弟足利义视继承将军的事情变得遥遥无期,希望足利义尚继承将军的一方开始接近山名持丰。

后小松天皇的儿子。一休的父亲是日本南北朝时期的后小松天皇,母亲是日野中纳言的女儿伊予局,一说是藤原显纯的女儿藤侍从。当时的日本在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的统治下,结束了长达六十多年的南北对峙的局面,政权中心从镰仓转移到京都,史称室町时代。

银阁寺是一座位于京都东山山脚下的禅宗寺庙,建于15世纪末。这里曾是足利义政将军效仿其祖父建造的金阁寺而打造的别墅,境内有一栋被称作“银阁”的建筑。这座小寺庙作为京都文物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年坂三年坂 三年坂二年坂是通往清水寺的小石头坡道,与清水坂一样是历史保护街区。

足利义政人物简介

足利义政,法名慈照院喜山道庆,原为左大臣,准三宫,后赠太政大臣。他早年因同母兄义胜早逝,被选为将军。在执政初期,他依赖管领畠山持国和细川胜元的幕政指导,但随着成长,他逐渐倾向亲政,重用政所执事伊势贞亲,试图抑制守护大名的权力。

尽管足利义政在政治领域以失败者著称,但他对日本室町时代的文化发展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他酷爱艺术,特别支持艺术家和文化人,例如庭师善阿弥、狩野派画师狩野正信以及能乐者音阿弥等,他们曾被招至东山殿(即现在的慈照寺),共同推动了著名的东山文化兴起。

年,胜元和持丰相继去世,足利义政将将军职位让给年仅9岁的足利义尚,自己则退居小川御所,富子协助掌政。在应仁之乱后,足利义尚面临“下克上”的挑战,他试图恢复幕府权威,于1487年亲征六角高赖,史称长享延德之乱。尽管讨伐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将军威望,但义尚随后沉迷于酒色,生活荒废。

伊势贞亲逃往近江,一些重要人物如季琼真蕊、斯波义敏和赤松政则被迫离开京都,这就是著名的文正政变。应仁元年1467年,家督继承问题升级为田山氏和斯波氏的争夺,引发了应仁之乱。足利义视与细川胜元领导的东军与山名宗全的西军对抗。

义政好艺术风流,常庇护艺术者与文化人。曾召庭师善阿弥、狩野派画师狩野正信、能乐者音阿弥等入东山殿(今慈照寺),兴起东山文化。足利义教被暗杀后,日本与明朝的勘合贸易一度中断。足利义政嗣位后,于 1451 年(宝德 3 年)恢复了明日贸易。

山号为东山。寺院创立者为室町幕府第8代将军足利义政,开山祖师是梦窗疏石(实际上,梦窗疏石是在该寺院创立前1个世纪左右时的人物,因此被称作“劝请开山”。)。

足利义政人物评价

尽管足利义政在政治领域以失败者著称,但他对日本室町时代的文化发展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他酷爱艺术,特别支持艺术家和文化人,例如庭师善阿弥、狩野派画师狩野正信以及能乐者音阿弥等,他们曾被招至东山殿(即现在的慈照寺),共同推动了著名的东山文化兴起。

义政好艺术风流,常庇护艺术者与文化人。曾召庭师善阿弥、狩野派画师狩野正信、能乐者音阿弥等入东山殿(今慈照寺),兴起东山文化。足利义教被暗杀后,日本与明朝的勘合贸易一度中断。足利义政嗣位后,于 1451 年(宝德 3 年)恢复了明日贸易。

尽管如此,足利义政个人对艺术和文化有深厚兴趣,身为数寄者,他庇护艺术者和文化人,对室町时代末期的东山文化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他的执政经历,尽管充满波折,但对日本文化历史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年,胜元和持丰相继去世,足利义政将将军职位让给年仅9岁的足利义尚,自己则退居小川御所,富子协助掌政。在应仁之乱后,足利义尚面临“下克上”的挑战,他试图恢复幕府权威,于1487年亲征六角高赖,史称长享延德之乱。

日本东山文化的起止时间

1、东山文化(ひがしやまぶんか)是室町时代中期的文化。八代将军足利义政(1436年-1490年)的东山山庄为中心,融合武家、公家、禅僧等文化而诞生。京都的慈照寺银阁是东山文化的代表建筑。慈照寺 ,又经常称为银阁寺,位于日本京都 府京都市左京区,属于代表东山文化的临济宗相国寺派。山号为东山。

2、这一时期的茶文化,是以嵯峨天皇、永忠、最澄、空海为主体,以弘仁年间(公元810-824)为中心而展开的,这一段时间构成了日本古代茶文化的黄金时代,学术界称之为“弘仁茶风”。嵯峨天皇爱好文学,特别崇尚唐朝的文化。在其影响下,弘仁年间成为唐文化盛行的时代,茶文化时其中最高雅的文化。

3、=== 而从文化角度来说,则分为十八个左右 在上述基础上,飞鸟时代分别包含了两种文化,分别是飞鸟和白凤文化。而在平安时代,则分为弘仁·贞観文化、国风文化和院政期文化。至于南北朝时期,则是北山文化。而战国时期,被成为东山文化。

4、公元14世纪末期以金阁寺为代表的北山文化,公元15世纪末期以银阁寺为代表的东山文化都十分发达。公元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来到日本,传入了枪炮和基督教。那是文化方面充满生气的时代。回到最上 战国时代(室町末期及安土、桃山时代) 应仁之乱后,日本各地大名纷纷崛起,战火纷飞,民不聊生。

5、平安时代(794—1192年) 始于迁都平安京(今京都)。一般以894年废止谴唐使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是唐风文化达到极盛并向国风文化过度的时期;后期兴起民族文化的复兴运动。也即日本民族文化的古典主义时期。

关于足利义政和足利义政日语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