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姬囏,以及姬囏读音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姬囏天再旦”指的是周懿王元年,在陕西华县的郑国一带发生的一次日全食现象,导致一天之内出现两次天亮的现象。以下是关于“姬囏天再旦”的详细解释:事件背景:周懿王,姓姬,名囏,是西周第七代国王。
周懿王是周朝第七位帝王,在位时并无显著政绩。幸运的是,古代出土了一部《竹书纪年》,记载着一句关键的话:“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这一句九字之言,成为了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确定懿王元年具体时间的关键。“天再旦”三个字引起了专家们的广泛关注。在字面上,意指“天亮了两次”。
1、周懿王姬囏(约前937~前892年),姬姓,名囏(jiān),周共王姬繄扈(yī hù)之子,西周第七位君主。1周懿王生性懦弱,继位后政治日趋腐败,国势不断衰落,由于西戎屡次进攻,他被迫将都城迁往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太平御览》引《史记》:“懿王在位二十五年”。
2、懿王姬囏,共王子。懿王时,周室衰弱,外族入侵已无力抵抗。 孝王在位15年 孝王姬辟方,穆王的儿子,共王的弟弟。 夷王在位12年 夷王姬燮,周懿王的儿子。夷王时,周天子与诸侯的矛盾尖锐化,夷王曾烹杀齐哀公。 厉王在位16年 厉王姬胡,夷王的儿子。厉王是一位暴君,对外战争屡败,国势日危。
3、周共王,姓名姬繄扈,西周第六代王,谥号共王。西周青铜器铭文多称他为龚王,有时又作恭王。周穆王之子。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共王在位时间定为前922年至前900年。周懿王,姓名姬囏,西周第七代王 。
1、姬囏意识到军队建设的重要性,下令加强国防建设,扩大军队编制,加强军事训练。然而,北伐犬戎的行动以失败告终,姬囏对外扩张的野心也随之破灭。姬囏迷信且疑神疑鬼,对自然灾害和自身命运的担忧让他精神错乱,最终在位九年,于周懿王八年春病逝,终年四十六岁,葬于西周懿王陵。
2、主要事迹:遭遇“天再旦”奇异天象(实为日全食)。击败入侵的严狁(狄人)。因迷信迁都槐里。加大国防建设,北伐犬戎但失败。在位末年遭遇特大自然灾害。历史评价:政治表现:姬囏生性懦弱,继位后政治日趋腐败,国势更加衰落。由于西戎屡次进攻,他被迫迁都,显示出其缺乏坚定的政治决断力和有效的治国策略。
3、简介 周懿王姬囏,姓姬,名囏,又作艰、坚。中华远古王族分封时代西周王朝七任王。姬囏的祖父是周穆王姬满,父亲是周恭王姬伊扈。在位起讫:公元前900——前892年。迁都:槐里(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南)。姬囏约生于周穆王四十年(甲申,前937),周恭王元年时(已亥,前922)立为太子。
4、周昭王姬瑕: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其在位时间大致为前995年至前977年。周穆王姬满:在位时间长达55年,是西周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周共王姬繄扈:谥号共王,其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950年至公元前936年。周懿王姬囏:也是西周的一位重要君主,但关于其具体在位时间和事迹的记载相对较少。
5、共王(姬伊扈)出生:不详--去世:元前900年(在位22年) 共王姬伊扈,穆王子。 暂无. 元前899年登基 元前892年去位 懿王(姬囏)出生:不详--去世:元前892年(在位7年) 懿王姬囏,共王子。懿王时,周室衰弱,外族入侵已无力抵抗。
6、周文王(前1152~前1056),即殷商西伯(意即西方诸侯之长,《封神演义》演绎为西伯侯),又称周侯,周季历(周朝建立后,尊为王季)之子,姬姓,名昌。先秦时期贵族有姓有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周文王虽姬姓,却不叫姬昌。“姬昌”一说在东汉时期成型,后世因之,遂称文王为姬昌。
姬囏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姬囏读音、姬囏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