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唐招提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唐招提寺解说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唐招提寺是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设计和建造的。具体信息如下:建造者:鉴真和尚。他是中国唐代的高僧,为了传播佛教文化,曾多次东渡日本。建造时间:鉴真和尚在第6次东渡日本后,于天平宝字三年开始建造唐招提寺,大约于公元770年竣工。
2、唐招提寺是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设计和建造的。唐招提寺是著名古寺院,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街,公元759年中国唐朝高僧鉴真所建,最盛时曾有僧徒3000人,有金堂、讲堂、经藏、宝藏以及礼堂、鼓楼筹建筑物。
3、唐招提寺是鉴真设计和建造。鉴真(688年-763年6月6日),唐代律宗僧人。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唐代高僧,日本律宗初祖,亦称“过海大师”“唐大和尚”。晚年受日僧礼请,东渡传律,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
4、唐招提寺,这座古色古香的佛教圣地,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与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紧密相连。鉴真和尚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技艺,倾力打造了这座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街的佛教重镇。公元759年,鉴真在唐朝的鼎盛时期,带领僧徒们开始筹划这座寺庙的建设,最高峰时寺内僧侣多达3000人。
5、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是鉴真大师在日本精心设计的佛教寺庙。这座寺庙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也是中国唐代建筑艺术在海外的杰出代表。鉴真大师为了弘扬佛法,传播中华文化,在日本精心选址,设计并建造了这座寺庙。
6、鉴真在孝谦女帝的支持下,把奈良城右字五条二坊内的新田部亲王的旧宅(约四町步面积)基础上改扩建为后来的唐招提寺。当时因为新田部亲王之子盐烧王曾参与了橘奈良麻吕的叛乱而被捕入狱,他的这座邸宅被没收。
唐招提寺不仅与东大寺的戒坛院齐名,是传播与研究律学的两大中心,而且其建筑艺术亦享有盛誉。寺内主殿金堂,面宽七间,进深四间,位于约一米高的石基之上,彰显了平安时代建筑艺术的极致。金堂内供奉着一尊高7米的金色卢舍那佛像,这尊佛像采用了奈良时代特有的脱乾漆工艺,工艺精湛。
地理位置: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街,是日本佛教律宗的总寺院。建筑特色:唐招提寺具有中国盛唐建筑风格,被确定为日本国宝。寺院大门上的红色横额“唐招提寺”是日本孝谦女皇仿王羲之、王献之的字体所书。
日本的唐昭提寺,也称为Toshodai Temple,是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亲力亲为建立的,它在日本佛教律宗中占有重要地位,坐落在奈良市的古朴氛围中。这个历史遗迹以其中国盛唐建筑风格闻名,已被日本列为国宝。鉴真大师于公元759年天平宝字三年开始建造,历经多年,大约在公元770年竣工,见证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唐招提寺(Tōshōdai Temple)日本佛教律宗建筑群。简称招提寺 。在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由唐鉴真主持,于759年建成,与东大寺的戒坛院并为传布和研究律学的两大道场。
唐招提寺是位于日本奈良的一座佛教寺庙,由唐代高僧鉴真主持兴建。这座寺庙不仅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日本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唐招提寺的兴建背景与唐代高僧鉴真有着密切的关系。鉴真在唐代时期,深感中日两国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于是决定亲自前往日本传授佛法。
唐招提寺,这座古色古香的佛教圣地,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与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紧密相连。鉴真和尚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技艺,倾力打造了这座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街的佛教重镇。公元759年,鉴真在唐朝的鼎盛时期,带领僧徒们开始筹划这座寺庙的建设,最高峰时寺内僧侣多达3000人。
唐招提寺的“提”字念作“tí”。这个字是形声字,部首为“扌”,表示与手有关的动作。在拼音中,它的读音为“tí”,共有12画,五笔编码为RJ外呀众映景安标微沉促GH。笔顺为横、竖钩、提、竖、横折、横、横、横、竖、横、撇、捺。
唐招提寺,这座位于日本奈良的佛教寺庙,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精美的建筑艺术闻名。寺内保存了众多珍贵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是鉴真大师亲手建造的佛殿。关于寺名中的“提”字发音,许多人对此存在疑问,有人认为是“ti”,有人则认为是“di”。实际上,“提”字的正确读音是“tí”,其拼音为“tí”。
唐招提寺的“提”应念“tí”。唐招提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位于中国唐代首都长安(今天的西安)。这座寺庙是由唐朝的高僧鉴真法师所创建,他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在创建唐招提寺时,鉴真法师亲自主持了寺庙的设计和建造工作,使之成为当时佛教活动的中心之一。
唐招提寺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唐招提寺解说词、唐招提寺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