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京极高次,以及京极高次信长之野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京极高次,生于1563年,逝于1609年6月4日,是日本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活跃于安土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的早期。他是武将和藩主,出身于名门京极高吉之家,其父为京极高吉斋藤工,母为浅井玛丽亚(原名浅井福,为浅井久政之女,浅井长政之姐)。
京极高次,出生于近江名门佐佐木氏的分支,是京极中务少辅高吉的长子,生于永禄六年(1563)。随着浅井家的衰落,他随父迁徙至坂田郡清泷村。织田信长试图通过六角承祯获取支持上洛,但被拒绝后,于永禄十一年率军攻伐岐阜,高吉随之成为信长的支持者,其子高次被作为人质。
京极高次(1563年-1609年6月4日)是日本安土桃山时代武将及江户时代的藩主。京极高吉的长男。父京极高吉,母京极玛丽亚(原名浅井福,浅井久政之女,浅井长政之姐)。
京极家为近江名门佐佐木氏支流,高次生于永禄六年(1563),是足利义辉、义昭兄弟的近臣京极中务少辅高吉(1508~1581)的长子,小名小兵卫。当时北近江浅井家的势力初张,家门破落,高次随父流徙坂田郡清泷村。
年加封至大津六万石。1600年,德川家康讨伐会津,高次最初支持西军,不过后来改为支持家康,负责监视西军部队。9月1日,遭到西军围攻。9月13日,开城投降,往高野山削发。然而东军胜利,家康立即重召他成为大名。成为了若狭国小滨藩主。1609年病逝,家督由京极忠高继承。
1、京极高次,生于1563年,逝于1609年6月4日,是日本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活跃于安土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的早期。他是武将和藩主,出身于名门京极高吉之家,其父为京极高吉斋藤工,母为浅井玛丽亚(原名浅井福,为浅井久政之女,浅井长政之姐)。
2、京极高次,出生于近江名门佐佐木氏的分支,是京极中务少辅高吉的长子,生于永禄六年(1563)。随着浅井家的衰落,他随父迁徙至坂田郡清泷村。织田信长试图通过六角承祯获取支持上洛,但被拒绝后,于永禄十一年率军攻伐岐阜,高吉随之成为信长的支持者,其子高次被作为人质。
3、京极高次(1563年-1609年6月4日)是日本安土桃山时代武将及江户时代的藩主。京极高吉的长男。父京极高吉,母京极玛丽亚(原名浅井福,浅井久政之女,浅井长政之姐)。
4、京极家为近江名门佐佐木氏支流,高次生于永禄六年(1563),是足利义辉、义昭兄弟的近臣京极中务少辅高吉(1508~1581)的长子,小名小兵卫。当时北近江浅井家的势力初张,家门破落,高次随父流徙坂田郡清泷村。
京极高次在东军主力受困于美浓时敢于在大津城叛变西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复杂的立场与姻亲关系:京极高次与丰臣秀吉及德川秀忠皆有姻亲关系,这使得他在关原合战中左右为难。然而,这种复杂的立场也给了他一定的灵活性和空间,使他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自己的选择。
综合考量高次的犹豫心态与大津城的防御能力,可能促使其转向东军。
而西军的决策层,最高统帅淀姬,作为丰臣秀吉的侧室,缺乏军事经验,导致战略决策的失误。众多文官的参战,更显出西军的兵员结构问题。东军的较量 对比之下,东军的德川家康,这位长寿的魔王合伙人,从桶狭间到大阪之阵,拥有丰富的战争经验。
1、高次的妹妹京极龙子先是嫁给了若狭守护家后又改嫁柴田胜家,但在秀吉的庇护下,龙子被纳为侧室,高次因此得以保全。秀吉对龙子的宠爱也影响了高次的官职晋升,如文禄四年成为大津城主。尽管如此,外界对高次的评价并不高,有人讽刺他依靠裙带关系,称他为“萤火虫大名”。
2、京极家为近江名门佐佐木氏支流,高次生于永禄六年(1563),是足利义辉、义昭兄弟的近臣京极中务少辅高吉(1508~1581)的长子,小名小兵卫。当时北近江浅井家的势力初张,家门破落,高次随父流徙坂田郡清泷村。
3、京极高次,生于1563年,逝于1609年6月4日,是日本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活跃于安土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的早期。他是武将和藩主,出身于名门京极高吉之家,其父为京极高吉斋藤工,母为浅井玛丽亚(原名浅井福,为浅井久政之女,浅井长政之姐)。
4、在浅井家的三姐妹中,次女阿初相对默默无闻,与身为侧室的姐姐茶茶和正室妹妹阿江形成鲜明对比。阿初作为大名妻子的身份并不显赫,父亲长政自尽后,她在五岁时失去父亲,十四岁又失去生母和继父,与姐妹一同投奔丰臣秀吉。阿初在二十岁时,按照秀吉的安排,嫁给了京极高次。
5、浅井初(1569-1633),法名常高院,大名京极高次正室。 浅井江(1573年-1626年11月3日),法名崇源院,江户幕府二代将军德川秀忠的正室。 儿子: 长子丰臣鹤松(1589年7月11日-1591年9月22日),别名“舍”,三岁时因病夭折。
关于京极高次和京极高次信长之野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