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政(?―951年),人称十三郎,原籍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闽太祖王审知之子 ,闽嗣主王延翰、闽太宗王延钧、闽康宗王延羲的弟弟,五代十国时期闽国末代君主。在位三年称恭懿王,国亡被俘,后事不明。
王延政初任都教练使,后唐长兴元年(930年),其兄王延钧继位闽王之位。长兴二年(931年),王延政父亲王审知的养子建州刺史王延禀谋夺王位,率领水军袭击福州,兵败被杀。王延钧便派王延政到建州抚慰军民,出任建州刺史。
后晋天福四年(939年),王延政的八哥王延曦继位闽王之位。王延曦继位后,骄淫暴虐,猜忌宗族。王延政在建州整治军队,经营武备,曾多次写信劝戒王延曦,反遭王延曦斥骂。天福五年(940年)正月,王延曦派亲信到建州,探听王延政的隐私,监视王延政的军事行动,被王延政驱逐,二人因此结怨。 天福五年(940年),王延羲攻打建州,开启了闽国内战。
天福五年(940年)二月,王延羲派遣统军使潘师逵、吴行真统兵四万攻打王延政。潘师逵屯军在建州城西,吴行真屯军在建州城南,都隔着水设置营地,焚烧了城外的房舍。王延政求救于吴越国,二月二十六日,吴越王钱元瓘派宁国节度使、同平章事仰仁诠、内都监使薛万忠统兵四万去救援他;闽国丞相林鼎谏阻王延羲,王延羲不听。三月初二日,潘师逵分兵三千,派都军使蔡弘裔领着他们出战。王延政派其将林汉彻等在茶山把他们打败,斩首千余级。
天福五年(940年)三月十一日,王延政募集了一千多敢于冒死的士卒,乘着夜间涉水,潜伏进入潘师逵的营垒,顺风纵火,城上擂鼓呐喊来响应他们,战棹都头陈诲杀了潘师逵,潘师逵的兵众都溃散了。三月十二日,王延政率领兵卒要进攻吴行真的营寨,还未等到建州兵涉水过来,吴行真和将士就弃营逃走,死亡达万人。王延政乘胜攻取了永平、顺昌二城。从此以后,建州的兵卒开始强盛起来。
天福五年(940年)四月,吴越国仰仁诠等率援军到达建州,王延政因为闽国福州兵已经败走,取出肉酒犒劳他们,请他们班师回吴越。仰仁诠等不依从,在建州城的西北扎营。王延政害怕,又派人向王延羲请求发兵救援。王延羲任命泉州刺史王继业为行营都统,率兵二万来救援;并且送信责备吴越国,派遣轻兵断绝吴越国的运粮道路。正好遇上长时间下雨,吴越兵粮食用尽,五月,王延政派兵出击,大破吴越军,俘虏斩杀上万人。五月十八日,仰仁诠等乘夜间逃走。
天福六年(941年)正月,王延政修筑建州城池的周围二十里,请求王延曦在建州设置威武军,他自己担任节度使。王延曦因为福州称威武军,便以建州为镇安军,任命王延政为节度使,封为富沙王。王延政却把镇安军改称为镇武军。
天福六年(941年)六月,王延曦听说王延政招纳泉州刺史王继业,便把王继业召到福州连同他的儿子都杀掉。 这样,王延政和王延曦兄弟之间矛盾尖锐,于是各自整顿军队,再次相互攻伐。
天福七年(942年)六月,王延政围攻汀州,王延曦调发漳州、泉州兵五千人救援汀州。 七月,王延政攻打汀州,经过四十二次战斗,还未攻下汀州,便退军返回。
天福八年(943年)二月,王延政在建州称帝,国号大殷,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天德,把将乐县改为镛州,延平镇改为镡州。立妻子张氏为皇后。任命节度判官潘承祐为吏部尚书,节度巡官杨思恭为兵部尚书。不久,改任潘承祐任为同平章事,调任杨思恭为仆射,掌握军国之事。
开运元年(944年)三月,福州政局又乱,王延曦部将朱文进杀王延曦,自称闽王。 王延曦的旧臣又杀朱文进,迎接王延政去福州。王延政到福州后改殷国为闽国,称闽帝,国都仍旧设在建州,以福州长乐府为东都,派他的从子王继昌坐镇福州。
当时,南唐查文徽率兵攻建州,唐主李璟利用王延政刚刚进入福州的混乱时机,增派何敬洙为建州行营招讨马步指挥使,又使祖思、应援会攻建州。王延政在建州水南一仗大败,城池被攻破,王延政投降。南唐将镇武军置为永安军,闽国至此灭亡,仅存在36年。
南唐保大四年(946),王延政后来被送往南唐都城金陵,南唐帝李璟封他为羽林大将军;保大五年(947年)改封为鄱阳王;保大九年(951年),再改封为光山王,宋太祖即位后,北宋攻灭南唐,王延政于金陵内附,封太师自便归返漳州。不久过世,被追赠为福王,谥号恭懿。
王延政称帝后,一切按帝王规格建制。建宫室、筑楼台,造太和殿,盖五凤楼(今鼓楼)。闽国国小民贫,军事活动不停息。仆射杨思恭因善于聚敛民财而获得王延政的宠幸,增收田亩山泽的税赋,乃至于鱼盐蔬果,没有不加倍征收的,闽国人称他为“杨剥皮”。 王延政与王继鹏、王延羲一样横征暴敛,因此百姓生活困苦。
开运元年(944年),王延政下令在境内铸造“天德通宝”大铁钱,一当百。
《新五代史.卷六十八.闽世家第八》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四.僣伪列传一》
王延政墓在漳州城北郊双凤山麓。坐西北向东南。死后被追赠为福王,谥号恭懿,奉敕葬于双凤山,其夫人连氏、张氏合葬在王延政墓左边。王延政墓碑书刻“闽国殷帝延政王公墓”。墓左有神道碑1方,文曰“宋太师王公神道”。墓前尚存石羊1对,石雕浑朴古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