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冯拯

冯拯

冯拯(958-1023年),字道济,长乐信都(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人,出生于孟州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北宋时期宰相。

太平兴国二年,考中进士,起家大理评事、峡州通判。淳化年间,拥戴许王李元僖,坐罪贬官。宋真宗即位,负责枢密院的事务,授参知政事,迁兵部侍郎。大中祥符初年,参与封禅泰山,从祀汾阴,作为仪仗使,授六部尚书,入判尚书都省,授检校太傅、同平章事、枢密使,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太子少傅、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进位左仆射。乾兴元年,进封魏国公,迁司空兼侍中。丁谓失去权势后,出任司徒、玉清昭应宫使、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宋真宗山陵使。

宋仁宗天圣元年,年老罢相,外任检校太尉兼侍中、武胜军节度使、判河南府事,去世于任上,获赠太师兼中书令,谥号文懿。

冯拯人物生

冯拯(958~1023),字道济,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进士(《隆平集》卷四本传),历知数州。真宗咸平四年(1001),自枢密直学士,迁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景德二年(1005),拜参知政事(《宋宰辅编年录》卷三),以疾罢相。大中祥符四年(1011),出知河南府(《隆平集》卷四)。七年,除御史中丞。又以疾,出知陈州。天禧四年(1020),拜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充任枢密使,进位左仆射。

宋仁宗天圣元年,罢相,出判河南府,卒年六十六,谥号文懿。《宋史》卷二八五有传。

冯拯亲属成员

父亲:冯俊,后周检校太子宾客

儿子:

冯行己,字肃之,以父任为右侍禁、泾原路驻泊都监、知宪州,因治状增秩。历治石、保、霸、冀、莫五州,所至以有能称。

夏人既纳款,疆候播言契丹治兵幽燕,大为战具,议者欲解西备北,冯行己言:“辽、夏为与国,元昊入贡,容怀诡计,幽燕治兵,或为虚声,边鄙之虞,恐不在河朔也。”

皇祐中,知定州,韩琦荐为路钤辖。徙知代州,管干河东缘边安抚事。夏人掠麟州,蕃部且盗耕屈野河西田,遇官军逴逻者,辄聚射。诏行己计之。行己言:“此奸民无忌惮,非君长过,不宜以细故启大衅,但加戒戢足矣。”

五台山寺调厢兵义勇缮葺,为除和籴谷三万,行己谓不可损岁入之储,以事不急之务。进西上阁门使,四迁客省使,更高阳关、秦凤、定州、大名府路马步总管,以卫州防御使致仕,预洛阳耆英之集。元祐中,终金州观察使,年八十四。

冯伸己,字齐贤,以荫补右侍禁,累迁西头供奉官,授阁门祗候、桂州兵马都监,转运使俞献可辟知廉州。久之,安化蛮扰边,献可荐知宜州。

天圣中,改桂、宜、融、柳、象沿边兵马都监,遂专溪峒事。以礼宾使,复知宜州。代还,道改供备库使、知邕州。治舍有井,相传不敢饮,饮辄死。伸己日汲自供,终更无恙。旁城数里,有金花木,土俗言花开即瘴起,人不敢近。伸己故以花盛时酣燕其下,亦复无害。明道恭谢,改东染院使、领荣州刺史、梓夔路兵马钤辖,迁洛苑使、知桂州兼广西钤辖。道江陵,会安化蛮犯边,官军不利,仁宗遣中人趣伸己讨之。伸己日夜疾驰至宜州,缮器甲,募丁壮,转粮饷,由三路以进。伸己临军,单骑出阵,语酋豪曰:“朝廷抚汝甚厚,汝乃自取灭亡耶!今我奉天子命来,汝听吾言则生,不则无噍类矣。”众仰泣罗拜曰:“不图今日再见冯公也。”明日,蛮渠弃兵械率众降军门。

初,部卒以覆将畏匿,伸己曰:“纪律不明,主将也,战士何罪?”请于朝,贷其死。以劳迁西上阁门使、知宜州。乐善蛮寇武阳,伸己遣谕祸福,蛮大悦,悉还所掠。又莫世堪负险强黠,抄劫边户,为疆场患。伸己设伏擒捕,皆置于法。迁果州团练使。在宜二年,徙桂州,出任右武卫大将军,守本官分司西京,卒。

冯拯史书记载

宋史卷 二百八十五 列传第四十四

冯拯,字道济。父俊,服事后汉湘阴公刘赟。赟死,俊与从行千余人系侍卫狱,后周太祖赦出之,授检校太子宾客,戍安远军驭马镇,辞不行,因徙居河阳。

冯拯以书生谒赵普,普奇其状,曰:“子富贵寿考,宜不下我。”举进士,补大理评事、通判峡州,权知泽州,徙坊州,迁太常丞。江南旱,命驰传振贷贫乏,察官吏能否,还奏称旨,权知石州,擢右正言,岁余代归。出使河北,与转运使樊知古计边储,还,判三司户部理欠凭由司,为度支判官。

淳化中,有上封请立皇太子者,拯与尹黄裳、王世则、洪湛伏阁请立许王元僖,太宗怒,悉贬岭外。拯知端州,既至,上言请遣使括诸路隐丁、更制版籍及议盐法通商,凡十余事。太宗欲召还参知政事,寇准素不悦拯,乃徙知鼎州。改通判广州。郊祀毕,覃恩,拯与通判彭惟节皆迁尚书员外郎,惟节以太常博士为屯田员外,而拯以左正言为虞部员外。拯书名旧在惟节上,及奏事如故,准切责之。拯上书言准阿意不平,准坐此罢。拯以母丧请内徙,命知江州。真宗即位,进比部员外郎。御史中丞李惟清表为推直官,判三司度支勾院,迁驾部。咸平初,坐试开封进士赋涉讥讪,下拯御史台,未几,释之。

明年,兼侍御史知杂事。时西北用兵,王超、傅潜将兵出定、瀛间,观望玩寇,拯极论之,不报。超等果逗挠覆军。命拯按傅狱,抵潜罪,窜流之。擢祠部郎中、枢密直学士,权判吏部流内铨。以审官及铨法未备,建请凡荫补京官,试读一经,书家状通习为中格,始得仕。同勾当三班院。向敏中宣抚河北、河东,拯及陈尧叟为副,宴饯长春殿。明年,以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帝欲修绥州,谋诸辅臣,冯拯与宰相向敏中等皆曰便。宰相吕蒙正、参知政事王旦王钦若皆曰宜弃勿修。帝遣洪湛驰驿往视,还,上七利二害,卒修完之。时上封者言:“三司多滞务,州郡禀疑事,吏民诉理冤狱,依违不决者辄数岁,水旱或由于此。”诏拯选干强吏同三司使裁冗事、督举稽留,遂与判度支勾院孙冕省帐牍二十一万五千本,并废冗官十五员。迁尚书工部侍郎、签书枢密院事。赐手札访边事,拯谓:“备边之要,不扼险以制敌之冲,未易胜也。若于保州、威虏间,依徐、鲍河为阵,其表势可取胜矣。前岁王显违诏不趋要地,契丹初压境,王师未行,而契丹骑已入钞,赖霖雨乃遁去。比王超奏敌已去,而东路奏敌方来,既聚军中山以救望都,而兵困粮匮,将臣陷殁几尽,超等仅以身免。今防秋,宜于唐河增屯兵至六万,控定武之北为大阵,邢州置都总管为中阵,天雄军置钤辖为后阵,罢莫州狼山两路兵。”从之。景德中,为参知政事,再迁兵部侍郎。摄事享太庙,有司供帐幔,守奉人宿庙室前,喧嚣不肃,拯以闻。诏专为庙享制帟幕什器,藏宗正寺,禁吏卒登庙阶。王济上编敕,帝以其烦简不一,语辅臣曰:“显德敕尤烦,盖世宗严急,出于一时之意,臣下不敢言其失也。”王旦进曰:“诏敕宜简,近亦伤于烦。”拯对曰:“开宝间,除诸州通判敕,刑狱、钱谷悉条列约束,今则略矣。”时契丹始盟,拯言边方骚动,武臣幸之以为利。帝曰:“朝廷以信为守,然戒备不可废也,此外,当静治以安吾民尔。尔其奉承之。”

大中祥符初,严贡举糊名法。拯与王旦论选举帝前,拯请兼考策论,不专以诗赋为进退。帝曰:“可以观才识者,文论也。”拯论事多合帝意如此。封泰山,为仪仗使。礼成,进尚书左丞。以疾在告,数请罢,帝以手诏谕旨,又命宰相王旦就第劝拯起视事。

从祀汾阴,为仪仗使,迁工部尚书。复以疾求罢,拜刑部尚书、知河南府,听以府事委官属。七年,除御史中丞,又以疾辞,除户部尚书、知陈州。真宗尝谓王旦曰:“拯固求闲郡,何邪?”旦对曰“马知节尝讥拯好富贵,所欲节度使尔。拯恐为知节所量,不敢请大藩,殆为此也。”再知河南府,迁兵部尚书,入判尚书都省,以吏部尚书、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枢密使。其冬,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太子少傅、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进左仆射。

乾兴元年,进封魏国公,迁司空兼侍中。辅臣会食资善堂,召议事,丁谓独不预。谓知得罪,颇哀请。钱惟演遽曰:“当致力,无大忧也。”拯熟视惟演,惟演踧茳。及对承明殿,太后怒甚,语欲诛谓。拯进曰:“谓固有罪,然帝新即位,亟诛大臣,骇天下耳目。谓岂有逆谋哉?第失奏山陵事耳。”太后怒少解。谓既贬,拯代谓为司徒、玉清昭应宫使、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又为山陵使,奉安真宗御容于西京。寻在病告,帝赐白金五千两,拯叩头称谢。五上表愿罢相,拜武胜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侍中、判河南府。即卧内赐告及旌纛,遣内司宾抚问。还,奏其家俭陋,被服甚质。太后赐以衾裯锦绮屏,然拯平居自奉侈靡,顾禁中不知也。既卒,赠太师、中书令,谥文懿。拯气貌严重,宦者传诏至中书,不延坐。工部尚书林特尝诣第,累日不得通,白以咨事,使诣中书。既至,又遣堂吏谓之曰:“公事何不自达朝廷?”卒不见,特大愧而去。钱惟演营入相,拯以太后姻家力言之,遂出惟演河阳。

冯拯轶事典故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六

冯拯,河南人,其父为赵韩王(赵普)守第舍。拯年少时,韩王(赵普)见之,问此为谁,其父对曰:“某男也。”赵韩王奇其状貌,曰:“此子何不使之读书?”其父遂使之就学。数年,举进士,韩王为之延誉,遂及第。太宗时,拯上言请立太子,太宗怒,谪之岭南。久之,以右正言通判广州事。其同官为太常博士,署位常在拯下。寇莱公素恶拯,会覃恩,拯迁虞部员外郎,其同官迁屯田员外郎。其同官以拯素刚,让居其下,莱公见奏状,怒,下书诘之,曰:“虞部署位乃在屯田之上,于法何据?趣以状对。”于是,拯密奏言:“寇准以私憾专抑挫臣。吕端畏怯,不敢与争;张洎又准所引用,朝廷之事一决于准。威福自任,纵恣不公,皆如此。”比上省章奏,大怒,莱公由是出知褒州。上又责让吕端、张洎,二人皆顿首曰:“准在中书,臣等备员而已。”真宗即位,拯遂被用至宰相。今上即位,发丁朱崖罪,窜之南荒,拯之力也。拯无文学,而性伉直,自奉养奢靡,官至侍中。

上一篇
范钟

下一篇
李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