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古代为什么会出现文言文

我们现如今能够了解到古代人的生活和发展历史的途径,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源于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字记载,而各种文字记载中所使用的,大多数都是文言文,对于现代人来说,文言文可以说还是有些晦涩难懂的,说文言文让人很难一下子就能听得懂,而且有很多字都有很多不同的意思,也有些难以分辨,那古代人说话难道都是这样的吗?古代为什么会出现文言文这种语言方式,古人交流有没有白话文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古代为什么会出现文言文

第一是书写材质的原因。

咱们中国汉字最早现在说是写在甲骨文上面的。甲骨文就是一些乌龟的壳了,或者是其他动物的壳,都是非常坚硬的。材质非常坚硬,书写就非常费时费力。写一个字就得半天出很多汗。这样的话就得尽量少写一点。要不然会很累的。

同样的道理,古代人除了把文字写在龟骨上面之外。其他的材质至少还有下面这些。石头。青铜器。竹简木片。丝帛。等等。以上所提到的这些材质,大家仔细看。要么都是非常坚硬的,要么都不是普通常见的东西。也就是说,那些用来写文字的原材料本身,他们所获得的费用是很昂贵的,普通人根本用不起。只有权贵阶层才有可能使用的。数量也非常有限。这样综合起来。就不可能像我们现在这样。没有限制的随便输入文字。

一方面书写非常困难,另一方面书写材料非常昂贵。这就决定了,要言简意赅来表达意思,而不是长篇累牍,啰里啰嗦的来写文章。

第二点,古代可用的文字数量也是很有限的。

文字或者是语言都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最开始的时候。古人造字他一个,两个,十个百个,这样慢慢造出来。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为什么汉字一个字有很多种读音。同时又有很多种意思。就是多音多义字。

第三点。时代的发展。

这一点其实可以跟第二点结合起来说。最开始的时候,文字数量非常有限。对当时的人来说,他们理解不算是困难。但是,随着时代不断向前发展。语言在使用过程当中至少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

新的词不断的被造出来。一个新的词背照出来之后。咱们可以结合现在我们遇到的情况就很清楚。现在我们经常也会有一些词被造出来。尤其是网络用词。或者通俗点说,那些梗。这些新造出来的网络用词。即使到了我们现在。他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马上理解了。需要一个传播和接受的过程。

另外一点,语言在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就产生了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很简单。口语肯定是比较容易懂的。而书面语肯定是比较难的。现在我们所能读到的古代人所写的文章。绝大多数都是用书面语写的。

嗯。书面语他不仅要讲究文学性,艺术性,还有思维逻辑的问题在里面。所以如果不是专业的人去读古人的文章。就会觉得很隔阂。

第四点。专业和业余的问题。

这一点其实也是接着上面那一点来说的。现在我们很多人在读古文的时候觉得会很难。这是因为,我们现在所用的语言和古人的语言,相差的太多太远了。

而我们在平时生活当中使用的时候又不多。任何一件东西,只要你用得少了,久而久之你就会生疏,就会陌生。就会觉得完全不懂。这就是隔行如隔山。

相反,如果你是语言专业或者是文学专业的,或者是历史专业的。就是那中跟古代历史文学接触。相对紧密的专业。那这一部分人来读古文。肯定是比其他专业的读者要觉得容易很多。

2、古人为什么用文言文

语文最难的部分当属文言文,晦涩难懂不说,一个字还有多种翻译,特别容易理解错,而文字最大的功能便是记录事情,但文言文又容易产生歧义,比如古代有很多人都注释过《论语》之类的古书,也就是将古文按照自己的理解,再用更浅白的话解释一遍,然而不同的人理解不一样,解释自然也不一样,程朱理学便是最好的案例。

那为何古人在做学问的时候,不使用语义更加直白的白话文呢?其实古人也想将道理讲的更加浅白易懂,但是受限于时代的限制,古人做不到这一点,便只好压缩文字,文言文不是一种高深的语言,而是一种书面语言,是用来记事的,不是用来说的。在纸张没有发明之前,古人只能通过竹简等艰难的工具记录文字,为了省事,文言文便应用而生了。

在竹简上写白话文,工程量太大,耗费的时间也长,还是通过精简之后的文字好用,要不然彰显学问,就不能用学富五车来形容了,而是学富五十车了。那为何利于书写的纸张发明后,古人还在用文言文呢?在西汉的时候已经出现纸张了,只不过当时的纸张还太粗糙,写不了字,直到公元105年,经过蔡伦改进的纸张才能用作写字记录。

然而纸张的发明时间已经迟了,百家争鸣时期,是中华学问的爆发期,此后的学问大多都来源这个时期,而且那个时候,极其讲究尊师重道,前人留下的字句,无人敢随意翻译取代,古人写了什么就只能学什么读什么,长而久之便这么一直保持下来了,而且能说几句文言文,也是读书人的标志,文言文也成了区分士子和下里巴人的手段。

文言文难懂,也是古代知识难以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是一部分人能持续保持特权的手段,种种原因加在一起,便没有人想、也没有人敢,将文言文改成白话文了。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狂人日记》,这句话我到现在还记着,看来以前的死读硬背还是有点用处的。

3、古人讲话时讲的文言文还是白话文

确切回答的话,应该是“古代白话文”。实话说,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语言文字差别都是很大的。

首先是语音的变化。如果你穿越到古代尤其是秦汉之类比较久远的古代,最有可能发生的事就是你听不懂那些人说话,感觉像听外语。就像现在方言一样,有些南方方言完全听不懂。

第二是书体的变化,现在不少人还认得繁体字,但是如果是篆书或者甲骨文就比较难认了。

第三是习惯用语和字义的解释,据说楚辞当中就融合了不少楚地语言特征和习惯用语,现在还能感受到其语言风格很独特,与中原地区有很大差异。有一些学者认为《尚书》这部书就汇集了很多上古时期的白话用语和语言习惯,而到汉代,人们就已经难以读懂这部书了,各种注释流派纷呈。即使是古代文言文,不同朝代也是稍有区别的,更别说口头语言了。

再说“白话”这个词,应当是相对“文言”而来的,这两个词的字面意思就是“口语”和“书面语”。“推广白话文”,我记得好像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兴起的,意思大概就是“平时怎么说话,写文章就怎么写”。鲁迅先生写的白话文章,还可以感觉到有时行文还有些生涩拗口,这就是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遗留。

至于古人写文章什么样,那也要辩证来说,比如四大名著通俗小说等等就有很多市井俚语,严格来说就是“白话”,而很多文人雅士的书信便条之类,情到真处也会冒出几句白话来。

然而要写诗词、骈文之类的,就有很多文体格式的限制了。我个人认为推广白话文对于教育普及、文化传播等等都有着积极意义。如果平时说话和写文章用的不是同样的语言,那么要读书就要先学习“文言文”,也就是提高了教育和文化传播的成本。

老百姓们都读不懂“之乎者也”,何谈让他们“受教育”,增长知识改变命运呢?如果题主想知道古代人怎么说话,可以看看元杂剧明清小说,那里面有不少人物语言描写都是很真实、很白话的,体现了当时的一些语言特点。

最后还是想说一句,语言文字这种东西都是与时俱进的,现在有些词语比如“卖萌”“晒照片”“人艰不拆”等等,放到几十年前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呀。但是语言归根结底是表达交流和传承文明的工具。如果不学习古代的语言,那么就没法传承古代的文化精华,而过分强调复古无疑是逆潮流而行,也是不可取的。